2014冠县七下数学相交线与平行线测试题1(人教)
一、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如图1,直线AB、CD、EF相交于O,∠1=40°,∠2=60°,则∠3= .
2.如图2,直线a,b,c两两相交,∠1=80°,∠2=2∠3,则∠4= .
3.如图3,已知∠A=75°,∠B=105° 则_____∥_______.
4.如图4,已知AB∥CD,∠B=30°,∠D=40°,则∠E=_____ 度.
5.如图5,AC⊥BC, 且BC=5,AC=12,AB=13,则点A到BC的距离是 点B到点A的距离 是 .
6.如图6,现有一条高压线路沿公路l旁边建立,某村庄A需进行农网改造,必须要从这条高压线上架接一条线路去村庄A,为了节省费用,请你帮他们规划一下,并说明理由.理由是
7.如图7,AB、CD相交于O,OE、OF分别是∠AOD和∠BOD的平分线,试判断直线OE、OF的位置关系_________.
8.如图8,两条直线a、b被第三条直线c所截,如果a∥b,∠1=70°, 则∠2=______.
9.如图9,AB∥CD,AD∥BC,则图中与∠A相等的角有_____个.
10.在直线AB上任取一点O,过点O作射线OC、OD,使OC⊥OD,当∠AOC=30°时,∠BOD的度数是 .
二、选择题 (每小题3分,共18分)
1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同一个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线段是平行线B.同一个平面内,两条直线不相交就重合
C.同一个平面内,没有公共点的两条直线是平行线D.不相交的两条直线是平行线
12. 已知两直线相交, 则下列结论成立的是 ( )
A.所构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角是直角 B. 四个角都相等
C. 相邻的两个角互补 D. 对顶角互补
13.如图10,已知∠1=∠B,∠2=∠C,则下列结论不成立的是( )
A. AD∥BC B.∠B=∠C
C.∠2+∠B=180° D.AB∥CD
14.下列图形中,由AB∥CD,能得到∠1=∠2,的是( )
15.如图11, 中,∠ACB=90°,DE 过点C,且DE∥AB,若∠ACD=55°,则∠B的度数是( )
A.35° B.45° C.55° D.65°
16.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个数为( )
(1)过一点有无数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2)如果a∥b,a∥c,那么b∥c
(3如果两线段不相交,那么它们就平行 (4)如果两直线不相交,那么它们就平行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三、根据下 列证明过程填空(每空1分,共18分)
17.如图12,(1)因为∠A=_____(已知),
所以AC∥ED( )
(2)因为∠2=_____(已知),
所以AC∥ED( )
(3)因为∠A+_____=180°(已知),
所以AB∥FD( )
(4)因为AB∥ _____(已知),
所以∠2+∠AED=180°( )
(5)因为AC∥_____(已知),
所以∠C=∠3( )
18.如图13,∠1=∠2 ,CF⊥AB ,DE⊥AB ,求证:FG∥BC
证明:因为 CF⊥AB ,DE⊥AB ( )
所以 ∠BED=90° ,∠BFC=90°( )
所以 ∠BED=∠BFC ( )
所以 ED∥FC ( )
所以 ∠1=∠BCF ( )
因为 ∠2=∠1 ( )
所以 ∠2=∠BCF ( )
所以 FG∥BC ( )
四、解答题
19.画图题:
把小船ABCD通过平移后到 的位置,请你根据题中信息,画出平移后的小船位置.(5分)
20.如图:已知∠ 1+∠2=180° , ∠3=110°, 求∠4的度数.(7分)
21.如图:AB,CD,EF相交于O点,AB⊥CD,OG平分∠AOE,∠FOD=30°,求∠BOE及∠AOG的度数.(8分)
22.如图:已知AB∥DC ,AD∥BC ,求证:∠B=∠D (8分)
23.如图,AD⊥BC于D,EG⊥BC于G,∠E=∠1,那么AD平分∠BAC吗?
试说明理由(8分)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80°提示:从图上可以知道∠1+∠2+∠3=180°,所以∠3=80°
2.140°提示:∠1与∠2是对顶角,所以∠2=80°,又因为∠2=2∠3,所以∠3=40°,又因为∠4=180°-∠3,所以∠4=140°
3.AD∥BC 提示:因为∠A+∠B=1800,所以AD∥BC
4.70°提示:过点E作EF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知∠BED=∠BEF+∠FED=∠B+∠D=70°.
5.AC,AB∥AB,
6.作图:过点A作l的垂线段最短.
7.垂直
8.110°
9 .3个 提示:分别是∠FDC,∠C,∠CBE.
10.60°或120° 提示:点C与D在AB的同侧或异侧两种情况.
二、选择题
11.C
12.C 提示:只有当两直线垂直时A、B、D才成立.
13.B提示:∠1=∠B可得AD∥BC,∠2+∠B=180°根据∠C=∠2可得AD∥BC故选B
14.B
15.A提示:DE∥AB所以∠B=∠BCE,所以∠B=180°-90°-55°=35°
16.A 提示:只有(2)对
三、根据下列证明过程填空
17.(1)∠BED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2)∠DFC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3)∠AFD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4)DF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5)ED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18.已知,等式的性质,等量代换,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已知,等量代换,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四、解答题
19.将小船向左移9个格子,再向上移1个格子(画图略)
20.解:因为∠ 1+∠2=180°
所以l1∥l2
所以∠3=∠6
又因为∠4+∠6=180°
所以∠4=180°-∠3
又因为∠3=110°
所以∠4=7 0°
21.解:因为∠FOD=30°,∠COE与∠FOD是对顶角,所以∠EOC=30°
因为AB⊥CD所以∠BOC=90°,∠BOE=∠BOC -∠EOC =60°
因为∠AOE=90°+∠EOC=120°且OG平分∠AOE所以∠AOG=60°
22.解:因为AB∥DC(已知)
所以∠B+∠C=18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因为AD∥BC(已知)
所以∠D+∠C=18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所以∠B=∠D(等角的补角相等)
23.解:AD平分∠BAC
理由:因为AD⊥BC于D,EG⊥BC于G
所以EG∥AD(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直线平行)
所以∠1=∠2(两 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E=∠3(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又因为∠E=∠1
所以∠3=∠2(等量代换)
所以AD平分∠BAC(角平分的定义)
【2014冠县七下数学相交线与平行线测试题1(人教)】相关文章:
精美图文
网友关注
- [教学设计]|一位数乘二、三位数(一)
- [教学设计]|第五册两步应用题
- [教学设计]|第五册时分的认识
- [教学设计]|第五册长方形周长的计算
- [教学设计]|面积与面积单位
- [教学设计]|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
- [教学设计]|第五册口算乘法
- [教学设计]|第五册认识几分之一
- [教学设计]|第六册年月日
- [教学设计]|第五册认数
- [教学设计]|第五册长方形的周长
- [教学设计]|第五册比较数的大小
- [教学设计]|第五册吨的认识
- [教学设计]|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
- [教学设计]|第五册有余数除法
- [教学设计]|第五册米和米以内长度单位的换算
- [教学设计]|第五册千克和克的认识
- [教学设计]|第五册测量
- [教学设计]|第五册列方程解两步应用题(一)
- [教学设计]|第六册除法的估算
精品推荐
- 【北京特级教师同步复习精讲辅导】2014~2015学年华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课后练习:二次根式的概念和性质@_@课后练习二(含详
- 【北京特级教师同步复习精讲辅导】2014~2015学年华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课后练习:一元二次方程的整数根@_@课后练习二(含详
- 【北京特级教师同步复习精讲辅导】2014~2015学年华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课后练习: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_@课后练习二(含详解
- 【北京特级教师同步复习精讲辅导】2014~2015学年华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课后练习:一元二次方程的判别式@_@课后练习二(含详
- 【北京特级教师同步复习精讲辅导】2014~2015学年华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课后练习:相似三角形的应用@_@课后练习二(含详解共
- 【北京特级教师同步复习精讲辅导】2014~2015学年华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课后练习:相似三角形的应用@_@课后练习一(含详解共
- 【北京特级教师同步复习精讲辅导】2014~2015学年华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课后练习:相似三角形有关的综合问题2@_@课后练习二
- 【北京特级教师同步复习精讲辅导】2014~2015学年华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课后练习:一元二次方程的公共根@_@课后练习一(含详
- 61、2020同步人A数学必修第一册新教材章末综合测评(五) 三角函数 Word版含解析
- 58、2020同步人A数学必修第一册新教材章末综合测评(二) 一元二次函数、方程和不等式 Word版含解析
- 君晓天云2019秋通城学典小学全程测评卷三年级上册语文人教版数学苏教版英语YL版3本套装小学3年级上册同步提优训练单元期中期末测评卷
- 2019年暑假小升初数学公开课
- 北师大版数学七上-2.1《有理数》课堂教学视频实录-刘伟丽
- 北师大版数学七上-1.4《从三个方向看物体形状》课堂教学视频实录-郝志平
- 大鹏老师讲小升初数学
-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五章5.1.3《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_高清
- 六年级数学 奥数精练 能力提升题20 经典常考应用题 名师微课
- 北师大版数学七上-1.4《从三个方向看物体形状》课堂教学视频实录-朱志威
- 苏科版八年级数学下册7.2《统计图的选用》
- 《鸡兔同笼》小学数学五年级优质课观摩视频-第六届和美教育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