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认识整万数》评课稿二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万以内的数,并能正确读、写和比较万以内的数的大小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了解这些计数单位间的十进关系;掌握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认识整万数,了解整万数的特点,初步了解我国的数位分级方法,会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写整万数。并且通过活动,让学生感知"万""十万""百万""千万"与已有计数单位之间的联系,并体验计数单位和整万数的大小。
教学时,教师从2008年奥运会相关数据引入,让学生在计数器上表示出一个数。学生只有万以内数的基础,所以大多数学生选择用计数器表示第一个数:两千零八,教师顺其自然自然地将旧知进行复习。在这里,老师有了一定的预设,如果有孩子用计数器表示出其它数,又自然地引出本节课的新知。这个引入可谓是一举两得。
本节课的重点之一是引导学生在认识的个、十、百、千、万的基础之上,采用“满十进一”的方法引进新的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千万;进而完成对数位顺序表的补充、完善,这些学生应该说没有多大的难度,而按照数位顺序,从个位起四个数位分级,分成个级、万级,这是本节课的一个新知。而数位顺序表、和分级正是写和读整万数的基础。
本节课的重点之二是怎样读和写整万的数,应该说对照数位顺序表,对照计数器学生再去读或写整万的数是比较直观的,关键是引导学生理解在写数时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上一个数也没有的要写“0”占位。而读数时要让学生明确:万级上的数在读的时候,要按照各级上的读法一样读,在最后加上一个万字。
教学时,教师直接让学生从计算器上的记数单位的认识切入数位的认识,让学生从学过的个、十、百、千、万说起,还知道新的计数单位和相对应的数位,并说一说这些新的计数单位是怎样得到的,让学生到计数器上来拨一拨,说一说,这样学生借助计数器,通过在实物上演示,建立表象。有了预习的课堂,学生为主的教学就更加生机盎然。
然后依靠数位顺序表,理解数的读、写方法,让学生逐层深入,探究规律。通过对五位的整万数的读、写,使学生自然地产生“要写几万,就先写几,再添四个0”的感受。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做的,是帮助学生将这种感受明晰起来,并引导学生通过类推,正确地读、写六位的整万数,逐渐将这种明晰的感受抽象为写整万数的方法。同时,运用这一方法正确地读、写七位、八位的整万数。这样,学生在自主活动中获取的知识和经验,信度高,可迁移性强。
在写数中感受,在读数中应用。对学生而言,读数的难度要比写数要大,因为读数首先要会将整万数进行分级,而分级是建立在对万级数意义的理解基础之上的操作行为。所以学生写数时,在教师提问的过程中,不断地感受万级数的意义,这种感受是学生理解分级的基础。在了解分级知识之后,通过对整万数读法的学习,在读数的过程中不断地应用,进一步加深对万级数的理解。教学时,教师力求为学生认知结构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条件,根据学生现有的认知发展水平和知识间的逻辑关系,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以利于学生理解和学习,达到自觉迁移的目的。
1、设置难题,激发学生求知欲望。
课的开始,老师让学生引入,在计数器上画珠子表示奥运会上的有关的数。既复习了万以内的计数单位、数位顺序,同时提出“要表示出其它数,光有这几个计数单位还不够,咱们还需要更大的计数单位”这个问题既引出了新课题又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欲望。在感知体验环节中,老师再次通过学生熟知的纸张的厚度来感知整万数的大。
2、由扶到放的教学手段,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在写数练习中,教师先让指名让学生说一说怎么写十一万,在学生的说、教师的导之下,既总结了写数的方法,又指导了对写数方法还模糊的孩子,然后放手让学生在作业纸上完成。在这个过程中,集体写数是扶,学生独立练习时放。学生在扶、放的过程中,享受成功带来的喜悦,从而培养了孩子学习的自信心。并且教师注意及时反馈,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3、风趣的教学,营造和谐的学习环境。
整节课,王老师给人以轻松风趣的感觉。比如教师的提问:“这个数你有什么好办法一下子读出来?”、在学习了一百万、一千万后提问“你找到了什么小窍门”等等,风趣地提问,轻松地回答,给人感觉师生间的关系非常的融洽。
4、巧妙的形式设计,培养学生数学兴趣。
王老师最后所设计的幸运之星数字游戏使整节课达到一个高潮。学生兴趣浓厚、参与率极高,这既是对本节课新授内容的一个重要反馈,又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是本节课的一大亮点。
整节课给人的感觉就是比较扎实,教师教的轻松、学生学得愉快。但本人觉得,虽然是同课异教,但教师也应该有自己的东西,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王老师授课特点就是活泼、生动,有些课堂环节设计稍微呆板些,比如认识万级上的数位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故事情节,加上教师的引导,可以使整节课更加的生动、有趣。教师让学生回答问题的面更广些,声音再响亮些。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认识整万数》评课稿二】相关文章:
精美图文
网友关注
- [试卷分析]|2014年初一数学调研考试试卷
- [试卷分析]|七年级数学上册《1.1 正数和负数》测试题(人教版...
- [试卷分析]|初一数学《有理数的乘除、乘方运算》测试卷(苏教版)...
- [试卷分析]|七年级数学《有理数的意义》检测试题(苏教版)
- [试卷分析]|初一数学《2.2 整式的加减》检测试卷(人教版)
- [试卷分析]|七年级数学《1.5乘方》检测试题(人教版)
- [试卷分析]|初一数学第一次月考综合试卷含答案
- [试卷分析]|七年级数学《4.2 直线、射线、线段》测试题(人教...
- [试卷分析]|七年级数学上册《整式的加减》整章测试卷带答案
- [试卷分析]|初一数学《一元一次方程的讨论(1)》测试题(人教版...
- [试卷分析]|七年级数学《有理数的加减法》测试题(苏教版)
- [试卷分析]|七年级数学《有理数的除法》测试题1(苏教版)
- [试卷分析]|七年级数学《整式的加减》检测试题(人教版)
- [试卷分析]|七年级数学《4.3角的度量》检测试题(人教版)
- [试卷分析]|初一数学《有理数的乘除、乘方运算》测试题(苏教版)...
- [试卷分析]|七年级数学上册《整式的加减》综合测试带答案
- [试卷分析]|初一数学《有理数的有关概念》测试题一(苏教版)
- [试卷分析]|七年级数学《有理数及其运算》测试题(苏教版)
- [试卷分析]|七年级数学《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测试题一(苏教版)
- [试卷分析]|初一数学《有理数的有关概念》测试题二(苏教版)
精品推荐
- 【北京特级教师同步复习精讲辅导】2014~2015学年华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课后练习:二次根式的概念和性质@_@课后练习二(含详
- 【北京特级教师同步复习精讲辅导】2014~2015学年华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课后练习:一元二次方程的整数根@_@课后练习二(含详
- 【北京特级教师同步复习精讲辅导】2014~2015学年华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课后练习: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_@课后练习二(含详解
- 【北京特级教师同步复习精讲辅导】2014~2015学年华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课后练习:一元二次方程的判别式@_@课后练习二(含详
- 【北京特级教师同步复习精讲辅导】2014~2015学年华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课后练习:相似三角形的应用@_@课后练习二(含详解共
- 【北京特级教师同步复习精讲辅导】2014~2015学年华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课后练习:相似三角形的应用@_@课后练习一(含详解共
- 【北京特级教师同步复习精讲辅导】2014~2015学年华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课后练习:相似三角形有关的综合问题2@_@课后练习二
- 【北京特级教师同步复习精讲辅导】2014~2015学年华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课后练习:一元二次方程的公共根@_@课后练习一(含详
- 61、2020同步人A数学必修第一册新教材章末综合测评(五) 三角函数 Word版含解析
- 58、2020同步人A数学必修第一册新教材章末综合测评(二) 一元二次函数、方程和不等式 Word版含解析
- 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有余数除法的简单应用》
- 《点阵中的规律》小学数学五年级优质课观摩视频-第六届和美教育论坛
- 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周第2课时《我们的测量》宝丰街小学庞志荣
- 《分数再认识》小学数学五年级优质课观摩视频-特级教师刘松
- 六年级数学 奥数精练 能力提升题20 经典常考应用题 名师微课
-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五章5.1.1《相交线》_高清
-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28.2.1解直角三角形
- 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二课
- 北师大版数学七上-2.1《有理数》课堂教学视频实录-苏杰
- 2019新版黄冈小状元五年级下册试卷达标卷语文数学英语全套人教版 小学5年级下黄岗同步训练练习题册作业本期中测试卷期末考试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