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9加几》课堂实录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自己得出计算9加几的各种方法;通过比较,知道用凑十法来计算9加几比较简便,学会用凑十法来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能正确计算9加几。
2、在探索9加几进位加法的过程中初步渗透转化10加几的转化思维,培养初步观察、比较、抽象、概括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初步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观察生活、在生活中学习数学的习惯。
教学重点:
渗透转化思想;理解凑十法的思维过程;应用凑十法正确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
教学难点:
凑十法的思维过程。
教学关键:
把9加几转化成10加几。
教具准备:
图片,小棒,小圆片,实物投影、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谈话引入:我们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这节课老师带同学们去运动场上学数学,这是运动会场的门票(出示口算卡片:10+1,10+3,10+6,10+5,10+4,10+2,10+9),每张门票上都有一道算式,算对了就可以进入会场,有信心吗?好,看到算式马上说得数。
生:抢答。
师:为什么算得这么快啊?
生1:因为10加几的好算。
生2:因为10加几就等于十几。
师:你们说的真好,我们可以成功进入会场
(出示校园运动会的场景图,学生情绪高涨,学习兴趣浓)。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观察主题场景图。
师:运动场上热闹极了,请同学们仔细观察,都有哪些参赛项目?细心数一数,参加这些项目比赛的各有多少人?
生:看图,观察,数数。
师:同学们都数好了,谁先说?
生1:跳远的有7人;
生2:踢毽子的有9人;
生3:跳绳的有3人;
生4:跑步的有6人。
(边听学生回答,边贴图片、板书数据)
师:同学们观察的可真仔细!运动场上还有一些人,瞧,他们在干什么?
生:他们在数牛奶。
师:学校为运动员们准备了好多牛奶,已经喝了一些,他们想知道还有多少盒?咱们帮帮他们好吗?(出示放大的数牛奶主题图)
师:请同学们数一数,箱子里有几盒?箱子外面有几盒?要算共有几盒,怎么列式?
生:9+4 (师板书)
师:你会算9+4吗?仔细看图,想想办法,看谁的办法多,用手指着数一数,想好了的可以互相说一说。
生:看图用手指着数后互相交流。
(师巡视,查看学情。学生们有的用点数法,有的用接着数的方法,也有的用凑十法等多种计算方法。)
2、试着说想法。
师:想好了的吗?请用你的漂亮的坐姿告诉大家,你已经想好了。谁先说?
生1:一盒一盒的数,1,2,3,4,5,6,712,13共有13盒。
生2:箱子外有4盒,从4盒开始数,5,6,7,812,13共有13盒。
生3:箱子里有9盒,从9盒开始数,10,11,12,13共有13盒。
生4:把箱子外面的一盒放入箱子里,箱子里10盒,加上外面的3盒,就是13盒。
生5:10+4等于14,9比10少1,所以9+4=13。
3、了解算法优化。
师:刚才同学们有数的也有算的,是谁说把箱子外面的一盒放入箱子的?(指生演示,进行算法优化)
4、学习凑十法。
生:演示。
师:这种方法好吗?
生:好。
师:老师把剩下的牛奶拿到这儿来了,想看一看吗?
生:想。
师:( 出示贴图)想想办法,怎样移动一下,一眼就能看出一共有多少盒?
生:从外面拿一盒放到箱子里,把箱子里凑成十盒;加上外面的三盒就等于13盒(演示把箱子外面的一盒放入箱子里,直观形象,易于学生理解凑十法。)
师:谁有问题的?
生:为什么不把箱子里面的往外拿 ?(台下学生提问题,台上学生进行解答,生生交流效果好)
师:我们把刚才这种算法写下来。(师边提问边板书)
先算什么,再算什么?谁会读?
生:看着板演过程完整的读1遍后齐读。
师:谁还有问题?(培养边探究边思考的意识)
生:为什么要凑成十?(学生提问题,学生进行解答,生生交流)
师:这个问题我们解决了,运动会场上还有好多的数学问题等着我们去解决,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我们收集的这些信息和数据,你能再提出一些用加法解决的问题吗?
5、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生1:踢毽子的和跳远的共有多少人?
生2:踢毽子的和跳绳的共有多少人?
生3:踢毽子的和跑步的共有多少人?
(师根据学生回答,分类板书,列式)
师:你想算哪一道题?
生:有的喜欢算9+7,有的喜欢算9+6,有的喜欢算9+3。
师:你喜欢算哪一道题,就算哪一道题。可以用自己手中的学具摆一摆。
生:用自己手中的小圆片边摆边算。
。师:指生汇报,学生说算法,老师板书。
6、归纳算法特点。
(1)齐读算式。
师:这些算式都是9加上另外一个数,我们怎样计算9加几?
(2)边说边指板书说顺口溜。
9加几,不用怕;借一个,凑成十,计算起来对又快。
(3)齐读顺口溜,后理解顺口溜。
三、工具应用,内化提高。
1、老师有几个问题,要请小朋友们帮忙解决。(出示两幅图)
师巡视,然后指生汇报结果
2、做一做第二题。
师:(出示两幅图)怎么才能快速算出有多少个鸡蛋?
生:在心里想。
(学生独立看图填写,订正时可以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四、拓展延伸
小游戏。(摘苹果)
师:你喜欢哪一个,就摘哪一个,并将摘下得苹果上的算式算出得数。
学生摘苹果,并计算。老师将学生摘下的苹果有序排列。
师:仔细观察这些式子,你发现了什么?
生总结
(1)结果都等于十几;
(2)得数十几中的几都比第二个加数少1。
师:这个1哪里去了?
五、回顾总结,反思提高。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9加几》课堂实录】相关文章:
- 上一篇:新课标一年级上册数学《第几》练习题
- 下一篇:新课标一年级上册数学《加法》课后反思
相关数学教学设计推荐
- [教学设计]|一年级数学下册找规律教学设计(人教版)
- [教学设计]|《认识图形(二)》第三课时教学设计 ──用七巧板...
- [教学设计]|一年级上册数学《位置》优秀教案三课时
- [教学设计]|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买铅笔"教学设计
- [教学设计]|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分与合》优秀教学设计...
- [教学设计]|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材分析(青岛版)
- [教学设计]|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认识图形》教案教学设计...
- [教学设计]|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几》教案教学设计
- [教学设计]|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总复习》教学反思
- [教学设计]|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整理和复习》教...
精美图文
网友关注
- [教学设计]|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十几减8、7、...
- [数学论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展示意义
- [教学设计]|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解决问题(一)...
- [教学设计]|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两位数减一位数...
- [教学设计]|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简单计算》导学...
- [教学设计]|新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认识圆柱》导...
- [教学设计]|新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反比例(2)...
- [教学设计]|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整十数加、减整...
- [教学设计]|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两位数减一位数...
- [教学设计]|新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图形的放大和...
- [教学设计]|新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点动成线》导...
- [教学设计]|新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变化的量(3...
- [教学设计]|新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正比例(2)...
- [教学设计]|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两位数加一位数...
- [教学随笔]|2019—2020学年上学期二年级数学复习计划
- [教学设计]|新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画一画》导学...
- [教学设计]|新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比例的基本性...
- [数学论文]|小学数学课堂效率提高措施
- [教学设计]|新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圆柱的侧面积...
- [教学设计]|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认识平面图形》教案教学...
精品推荐
- 【北京特级教师同步复习精讲辅导】2014~2015学年华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课后练习:二次根式的概念和性质@_@课后练习二(含详
- 【北京特级教师同步复习精讲辅导】2014~2015学年华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课后练习:一元二次方程的整数根@_@课后练习二(含详
- 【北京特级教师同步复习精讲辅导】2014~2015学年华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课后练习: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_@课后练习二(含详解
- 【北京特级教师同步复习精讲辅导】2014~2015学年华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课后练习:一元二次方程的判别式@_@课后练习二(含详
- 【北京特级教师同步复习精讲辅导】2014~2015学年华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课后练习:相似三角形的应用@_@课后练习二(含详解共
- 【北京特级教师同步复习精讲辅导】2014~2015学年华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课后练习:相似三角形的应用@_@课后练习一(含详解共
- 【北京特级教师同步复习精讲辅导】2014~2015学年华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课后练习:相似三角形有关的综合问题2@_@课后练习二
- 【北京特级教师同步复习精讲辅导】2014~2015学年华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课后练习:一元二次方程的公共根@_@课后练习一(含详
- 61、2020同步人A数学必修第一册新教材章末综合测评(五) 三角函数 Word版含解析
- 58、2020同步人A数学必修第一册新教材章末综合测评(二) 一元二次函数、方程和不等式 Word版含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