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间、末尾有零的退位减法
教学目标
(一)理解被减数中间、末尾有零的退位减法的算理,并掌握计算方法。
(二)培养正确计算中间、末尾有零的退位减法的能力。
(三)培养良好的计算习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
理解算理,明白要借的数位上是0,怎样退1。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准备
1.板演

2.订正板演
你能说说计算过程吗?
3.总结并引入新课
师说: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连续退位的笔算减法,这两道题是对我们上节课的学习情况的检查,老师知道大家掌握得很好。
师问:在退位减法的竖式中,带退位点的“4”你可以看作几?(生:可以看作3)带退位点的“7”可以看作几?(生:可以看作6)带退位点的“1”呢?(生:可以看作0)……
师说:在退位减法的竖式中,带退位点的数,我们都要少看1,那么如果遇到0带退位点,应该看作几呢?(师将黑板上的第二题被减数十位上的“1”改为“0”)同学们,你们想一想,个位不够减,十位上又是0,该怎样退“1”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被减数中间或末尾有零的退位减法。板书课题:中间、末尾有零的退位减。
(二)学习新课
1.学习例7
(1)指名读例7

师问:个位上2减9不够减,从十位退1,十位上是0,零表示这个数位上一个数也没有,那该怎么办呢?“零”可是一个热心帮助人的好孩子,他想呀,想呀,终于想出了好办法,谁知道到底是个什么好办法呢?
(2)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出示计数器进行演示:

师问:个位不够减,要从十位退1,十位是0,该怎么办呢?(生:可以从百位退1)百位上的“1”表示多少呢?(生:1个百或10个十)师从百位上拿走一个珠子,同时在十位上拨出10个珠子。让学生直观地看到从百位上退1后百位少1,而十位上变成了10。
师问:现在能不能从十位上退1了?教师继续用计数器进行演示:

请学生看着计数器说说计算过程。(十位退1剩9,个位加10是12,12减9等于3)
(3)对照计数器,学生互相说计算过程,并直观地看到结果是143。
(4)脱离计数器,看着竖式完整地讲出计算过程。
生说:个位2减9不够减,从十位退1,十位上是0,再从百位退1,在十位上作10,然后从十位退1到个位是作10,个位上12-9=3,十位上剩9,9-5=4,百位上剩2,2-1=1。
教师根据学生口述的计算过程,板书:

(5)小结
师说:这道例7是被减数中间有零的退位减,笔算时,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十位上是0,从百位退1,所以带退位点的“0”少看1时,要看作“9”。
(6)练一练

指名板演,其他同学在课堂作业本上完成。集体订正,指名说计算过程。强调0上有退位点,作9再减,前一位上不要忘记少1。
2.学习例8
(1)出示例8。请同学独立完成例8。
3000-628=_________

(2)根据学生完成情况,提问:这道题的被减数有什么特点?(生:被减数末尾有3个零)师说: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会的末尾有零的退位减法。出示竖式教具:

师问:个位上0减8不够减怎么办呢?十位上、百位上都是0,该怎么退1?退位后千位、百位、十位、个位上的数各是多少?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完成板书:

师问:被减数原是3000,退位后变成几个千、几个百、几个十、几个一?(生:退位后变成2个千、9个百、9个十、10个一)
师说:对,千位上的“1”分成9个百,9个十,10个一。
(3)订正自己在练习本上的竖式。
(4)改一改
将3000改成3010怎样计算?学生独立完成并与例8进行比较。
(三)巩固反馈
1.被减数上的□里应填几?为什么?

2.完成P119“做一做”。

3.下面这些小蜜蜂应飞到哪朵花上?

4.下面新生产的电视机合格吗?把不合格的产品检修合格,然后装进包装箱里。

5.小结
师说:今天我们学习了被减数中间、末尾有零的退位减法,计算时,要从不是零的那一位上退1,0上有退位点的,作9再减。这样的题比较容易出错,计算时要特别细心、认真,做完后一定要进行验算。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本节课是笔算减法中的一个难点,要想突破这一难点,应把重点放在讲清算理上,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进行大量练习,还是能掌握这部分知识的。
在复习准备中,出示了两道连续退位的减法,通过复习提问,学生明白带退位点的数都要少看1。接着追问:如果0上带退位点,怎么少看1呢?引出新课。
在学习新课过程中,先通过演示计数器,学生明白0上带退位点时,要看作是9,然后脱离教具,直接看竖式说计算过程,最后通过两道练一练,检查学生掌握情况。学习例8时,出示一个竖式教具,放手让学生说十位、百位怎样退1,扶助学生完成例8,再将例8的被减数改成3010,让学生想想应该怎样做,使知识活学活用。
在巩固反馈过程中,注意练习的坡度,先安排了一个被减数上的□中填几,再独立完成“做一做”。在学生基本掌握了知识的基础上,又安排了两道趣味练习;蜜蜂采蜜和检修电视机,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板书设计
【中间、末尾有零的退位减法】相关文章:
- 上一篇:几百几十的加减法(一)
- 下一篇:连续退位的笔算减法
相关数学教学设计推荐
精美图文
网友关注
- []|《认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圆》课件ppt
- []|2014年苏教版一年级下《十几减8、7》课件ppt...
- []|6
- []|认物体练习(2)课件(苏教版一年级上)
- []|认数0课件(苏教版一年级上)
- []|比一比课件2(苏教版一年级上)
- []|比一比课件1(苏教版一年级上)
- []|分一分练习1课件(苏教版一年级上)
- []|认位置练习(4)课件(苏教版一年级上)
- []|轻重课件(苏教版一年级上)
- []|苏科版一年级10的认识课件
- []|8~9分与合(3)课件(苏教版一年级上)
- []|第五单元认数(一)练习课件1(苏教版一年级上)
- []|苏教版小学教材第一册《认识钟表》第一课时课件
- []|2
- []|分一分课件(苏教版一年级上)
- []|5.4《认识>、<和=》
- []|数一数课件(苏教版第一册)
- []|认位置1课件(苏教版一年级上)
- []|苏科版小学第一册统计课件
精品推荐
- 【北京特级教师同步复习精讲辅导】2014~2015学年华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课后练习:二次根式的概念和性质@_@课后练习二(含详
- 【北京特级教师同步复习精讲辅导】2014~2015学年华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课后练习:一元二次方程的整数根@_@课后练习二(含详
- 【北京特级教师同步复习精讲辅导】2014~2015学年华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课后练习: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_@课后练习二(含详解
- 【北京特级教师同步复习精讲辅导】2014~2015学年华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课后练习:一元二次方程的判别式@_@课后练习二(含详
- 【北京特级教师同步复习精讲辅导】2014~2015学年华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课后练习:相似三角形的应用@_@课后练习二(含详解共
- 【北京特级教师同步复习精讲辅导】2014~2015学年华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课后练习:相似三角形的应用@_@课后练习一(含详解共
- 【北京特级教师同步复习精讲辅导】2014~2015学年华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课后练习:相似三角形有关的综合问题2@_@课后练习二
- 【北京特级教师同步复习精讲辅导】2014~2015学年华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课后练习:一元二次方程的公共根@_@课后练习一(含详
- 61、2020同步人A数学必修第一册新教材章末综合测评(五) 三角函数 Word版含解析
- 58、2020同步人A数学必修第一册新教材章末综合测评(二) 一元二次函数、方程和不等式 Word版含解析
- 北师大版数学七上-1.4《从三个方向看物体形状》课堂教学视频实录-陈银飞
-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测试题讲解
- 六年级数学 奥数精练 能力提升题20 经典常考应用题 名师微课
- 北师大版数学七上-1.4《从三个方向看物体形状》课堂教学视频实录-谢宇彤
- 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一课
- 小升初数学择校难题三角形面积转换成比例讲解及练习优司芙品数学19年6月12
-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五章5.1.3《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_高清
- 《列举-解决问题的策略》小学数学五年级名师优质课观摩视频-特级教师翟运胜
- 北师大版数学七上-2.1《有理数》课堂教学视频实录-朱慧芬
- 北师大版数学七上-2.1《有理数》课堂教学视频实录-周遵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