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物体的高度教案2
教学目标
(一)教学知识点
1.经历运用仪器进行实地测量以及撰写活动报告的过程.
2.能够对所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能够对仪器进行调整和对测量结果进行矫正,从而得出符合实际的结果.
3.能综合应用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能力训练要求
1.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提高对实验数据的处理能力.
2.能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数学的应用意识.
(三)情感与价值观要求
1.能够主动积极地想办法,积极地投入到数学活动中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2.培养不怕困难的品质,发展合作意识和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
1.运用仪器进行实地测量以及撰写活动报告.
2.综合运用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1.活动时的组织和调控
2.撰写活动报告
教学方法
分组活动,全班交流研讨
教具准备
每组一个测量倾斜角的仪器(测角仪)、皮尺等测量工具.
教学过程
Ⅰ.每组提出测量的对象及方案
[师]上节课我们已获得测量底部可以到达或不可以到达的物体的高度的测量方案,这节课我们就来具体实施.
[教师活动]1.把学生分成5~6人一组进行讨论,引导学生选定测量对象,根据上节课的分析设计出本组测量的方案,并做好分工.
2.引导学生展示自己设计的方案,并帮助完善.
3.教师提示要注意的实验的细节:
(1)注意实验时的安全.
(2)在测量的过程中,要产生测量误差,因此,需多测两组数据,并取它们的平均值较妥.
(3)正确地使用测倾器,特别要注意测量过程中正确、规范地读数.
(4)积极参与测量活动,并能对在测量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想方设法,团结协作,共同解决.
[学生活动]1.学生分组开展小组讨论、交流,初步确定测量对象和方案,并在全班发言,其他学生帮助完善.
2.学生讨论得出实验活动过程中测角和距离的方法,并特别注重测量的精确度,在活动中,还应注意相互协作、合理安排,让活动能有序、高效率地进行.
【测量物体的高度教案2】相关文章:
★ 因式分解教案设计
★ 数的顺序
★ 5的乘法
★ 认识物体教学设计
★ 幼教小班数学教案
★ 立体图形的拼组
- 上一篇:船有触礁的危险吗教案
- 下一篇:测量物体的高度教案
相关数学教学设计推荐
精美图文
精品推荐
- 【北京特级教师同步复习精讲辅导】2014~2015学年华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课后练习:二次根式的概念和性质@_@课后练习二(含详
- 【北京特级教师同步复习精讲辅导】2014~2015学年华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课后练习:一元二次方程的整数根@_@课后练习二(含详
- 【北京特级教师同步复习精讲辅导】2014~2015学年华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课后练习: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_@课后练习二(含详解
- 【北京特级教师同步复习精讲辅导】2014~2015学年华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课后练习:一元二次方程的判别式@_@课后练习二(含详
- 【北京特级教师同步复习精讲辅导】2014~2015学年华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课后练习:相似三角形的应用@_@课后练习二(含详解共
- 【北京特级教师同步复习精讲辅导】2014~2015学年华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课后练习:相似三角形的应用@_@课后练习一(含详解共
- 【北京特级教师同步复习精讲辅导】2014~2015学年华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课后练习:相似三角形有关的综合问题2@_@课后练习二
- 【北京特级教师同步复习精讲辅导】2014~2015学年华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课后练习:一元二次方程的公共根@_@课后练习一(含详
- 61、2020同步人A数学必修第一册新教材章末综合测评(五) 三角函数 Word版含解析
- 58、2020同步人A数学必修第一册新教材章末综合测评(二) 一元二次函数、方程和不等式 Word版含解析
- 《行程问题练习课》小学数学大赛优质课视频一等奖教学视频及报告-顾亚龙
-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28.2.1解直角三角形
- 北师大版数学七上-1.4《从三个方向看物体形状》课堂教学视频实录-陈银飞
- 北师大版数学七上-1.4《从三个方向看物体形状》课堂教学视频实录-陈亚荣
- 小升初数学择校难题三角形面积转换成比例讲解及练习优司芙品数学19年6月12
- 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租船问题》
- 苏科版数学 八年级下册 第八章第二节 可能性的大小
- 北师大版数学七上-2.1《有理数》课堂教学视频实录-刘玉月
- 2019年暑假小升初数学公开课
- 一年级上册同步训练小学语文默写能手人教版数学计算能手苏教版共2本练习簿部编版心算速算口算题卡天天练生字试卷书2019通城学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