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的再认识》教学反思二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分数的再认识》教学反思二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分数的再认识》教学反思二本节课是学生在三年级学习过分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五年级再一次认识分数的完整意义。因此分数的再认识不是初步认识整体1,而是对整体1的再认识, 是在学生已经懂得整体1是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或由许多物体组成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但是学生对整体1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深刻,所以本节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通过操作活动,感受部分与整体的关系,体验到同样拿出整体1的几分之几,但是由于整体1不同,拿出的具体数量也不同。另外,还让学生根据整体1的几分之几所对应的数量,描述出整体1的大小。
1、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在教学中,我创设了拿粉笔、比一比、画一画等多个情境,激发了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欲望,使学生感受分数对应的整体1不同,分数所表示的部分的大小或具体数量也就不一样,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理解数学问题。
2、注重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讨论解决问题。如在拿粉笔的活动中,我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并提出问题,然后再组织学生讨论解决,让学生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充分合作开拓思维,提高了学生的合作探究的能力。
本节课,大多数的学生能提出问题,积极主动地参加讨论问题,争先恐后地抢答问题。然而也有一些问题是值得我继续思考的:分数的再认识,再认识的内容有两点: 1、在具体的情境中,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2、结合具体的情境,体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思考一:这里的进一步、体会两词就属于模糊词语,对于老师而言,比较难以把握,到底进到哪一步?体会到哪一层?
思考二:我们如何对学生进行评价:他是否进到那一步了,是否真正体会到了。评价标准是什么?仅仅是那几道题?教学过程中,拿粉笔环节进行的很顺畅,几乎异口同声说出因为总枝数不同,它们的1/2当然不同。是不是这样就算是体会了呢?特别在上了第二课时带分数、假分数后我发现有大部分学生其实并没有真正体会部分与整体的关系。记得在上第二课时要求把三张饼平均分给四个人时,大部分学生按课本上的分法说出两种不同的分法。但这时彭威同学站起来说: 三张饼,每张平均分成四份,就一共分成了十二份,每一个人就吃了其中的十二分之三,大家一听,觉得他说的也有道理。之前,大家的分法是:三张饼,每张平均分成四份,每个人都吃了一张饼的四分之一,一共吃了三个四分之一,也就是四分之三。显然,彭威的分数与之前大家的分数是不一样的,那究竟为何会出现这样不同的两个分数呢?其实,出现这样的局面,是因为这两个分数的总体,也就是单位一是不同的,一个是把一张饼看成整体,一个是把三张饼看成整体。虽然我知道这其中的原因,可学生们知道吗?思考后我知道,其实学生出现这样的情况是有原因的。因为在前一课时《分数的再认识》中,学生知道了两个不同的总体,即使它们取相同的几分之几,结果也是不同的。正是学生有这样的已有经验,才会出现分出的饼有四分之三和十二分之三的两种不同结果。也正是学生有这样的经验,我开始让学生讨论:四分之三和十二分之三的总体分别是谁?开始学生有点不了解,渐渐地他们明白,四分之三表示每个人吃了一张饼的四分之三。而十二分之三表示每个人吃了三张饼的十二分之三(也就三张饼的四分之一)。
为这类问题我们数学组的老师还争论了两天。我总觉得我们很多老师教知识也不能前后连贯。教的是五年级的内容好像三年级学得做法就不能用了。很多老师居然还认为把三张饼平均分给四个人,每个人的得到的饼不能用十二分之三表示。可见分数的再认识难度多大,要真正理解谈何容易。并不是照本宣科做到书上几个题目就算掌握了。其实分数的再认识是第二课时学带分数假分数的铺垫。学生只有充分理解了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后才会理解例如四分之九这些假分数,否则学生用三年级学的分数的知识来理解这些假分数是想不通的。才会理解整体看的不同,(即单位1不同)可能写出的分数就不同。
【《分数的再认识》教学反思二】相关文章:
★ 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教学反思
- 上一篇:北师大六年级下册《反比例》教学反思
- 下一篇:《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乘法》教学反思
相关数学心得交流推荐
精美图文
网友关注
- [教学设计]|最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认识方程备课...
- [教学设计]|最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学期《蚕丝》优秀导学案...
- [教学设计]|最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探索与发现:三角形...
- [教学设计]|最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小数的意义(二)》...
- [教学设计]|2017学年小学数学第八册教学计划
- [教学设计]|最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我说你搭》教案设计...
- [教学设计]|最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买文具》教案设计
- [教学设计]|2016-2017学年四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 [教学设计]|最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比大小》导学案设计...
- [教学设计]|2017年四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 [教学设计]|最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小数乘法备课...
- [教学设计]|最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手拉手》教案设计
- [教学设计]|最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搭一搭》公开课教案...
- [教学设计]|2017学年四年级数学下学期教学计划
- [教学设计]|最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买文具》导学案设计...
- [教学设计]|最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优化》导学案设计
- [教学设计]|最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方程》优质课教案设...
- [教学设计]|最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探索与发现:三角形...
- [教学设计]|最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解方程(一)》教案...
- [教学设计]|最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四边形分类 》导学...
精品推荐
- 【北京特级教师同步复习精讲辅导】2014~2015学年华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课后练习:二次根式的概念和性质@_@课后练习二(含详
- 【北京特级教师同步复习精讲辅导】2014~2015学年华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课后练习:一元二次方程的整数根@_@课后练习二(含详
- 【北京特级教师同步复习精讲辅导】2014~2015学年华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课后练习: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_@课后练习二(含详解
- 【北京特级教师同步复习精讲辅导】2014~2015学年华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课后练习:一元二次方程的判别式@_@课后练习二(含详
- 【北京特级教师同步复习精讲辅导】2014~2015学年华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课后练习:相似三角形的应用@_@课后练习二(含详解共
- 【北京特级教师同步复习精讲辅导】2014~2015学年华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课后练习:相似三角形的应用@_@课后练习一(含详解共
- 【北京特级教师同步复习精讲辅导】2014~2015学年华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课后练习:相似三角形有关的综合问题2@_@课后练习二
- 【北京特级教师同步复习精讲辅导】2014~2015学年华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课后练习:一元二次方程的公共根@_@课后练习一(含详
- 61、2020同步人A数学必修第一册新教材章末综合测评(五) 三角函数 Word版含解析
- 58、2020同步人A数学必修第一册新教材章末综合测评(二) 一元二次函数、方程和不等式 Word版含解析
- 六年级数学上册 培优课堂14 位置与方向 P20 名师微课
- 小升初数学:经典小升初几何问题,怎么求图中4个叶子阴影面积
- 北师大版数学七上-1.4《从三个方向看物体形状》课堂教学视频实录-谢宇彤
- 2019期末冲刺100分五年级上册试卷语文数学英语全套人教版 小学5年级同步训练辅导练习题册单元期末中检测複习模拟测试卷考试卷子
- 2019新版黄冈小状元五年级下册试卷达标卷语文数学英语全套人教版 小学5年级下黄岗同步训练练习题册作业本期中测试卷期末考试卷子
- 北师大版数学七上-1.4《从三个方向看物体形状》课堂教学视频实录-邱克明
- 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有余数除法的竖式计算》
- 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1
- 北师大版数学七上-2.1《有理数》课堂教学视频实录-闵礼刚
- 大鹏老师讲小升初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