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加号的由来
同学们天天用数学符号,但是大家知道“加、减、乘、除、等于”这些运算符号是怎么来的吗?如果大家和我一样不知道,那么就一定不要错过小编的分享哦!
+加号的由来
运算符号并不是随着运算的产生而立即出现的。
我国在商代就已经有加法、减法运算,但同埃及、希腊和印度等文明古国一样,都还没有加法符号,只是把两个数字写在一起来表示相加。
公元6世纪,印度人开始把单词的缩当成运算符号。后来欧洲人承袭印度人的做法,如16世纪,意大利科学家N·塔塔里亚用意大利文"Più"(加的意思)的第一个字母表示加。
1489年,德国数学家魏德曼首先使用“+”当加号,“+”是在橫线上加一竖来表示增加的意思。
1514年,荷兰数学家V·赫克把它用作代数运算符号之一,后来又经过法数数学家F·韦达的宣传和提倡,“+”开始普及,但直到1630年才得到公认。
【数学加号的由来】相关文章:
★ 数学的传播困难
★ 数学与生活
★ 数学家的遗嘱
- 上一篇:趣味数学游戏之同花顺
- 下一篇:数学中减号的由来
精美图文
网友关注
- []|北师版初一数学探索规律6
- []|北师版初一数学探索规律8
- []|北师版初一数学数轴
- []|北师版初一数学日历中的方程7
- []|北师版初一数学日历中的方程3
- []|北师版初一数学展开与折叠5
- []|北师版初一数学希望工程义演1
- []|北师版初一数学探索规律5
- []|北师版初一数学展开与折叠1
- []|北师版初一数学握手
- []|北师版初一数学希望工程义演2
- []|北师版初一数学有理数的乘方2
- []|北师版初一数学平行与垂直复习
- []|北师版初一数学日历中的方程5
- []|北师版初一数学探索规律9
- []|北师版初一数学教育储蓄2
- []|北师版初一数学探索规律2
- []|北师版初一数学教育储蓄3
- []|北师版初一数学打折销售
- []|北师版初一数学展开与折叠3
精品推荐
- 【北京特级教师同步复习精讲辅导】2014~2015学年华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课后练习:二次根式的概念和性质@_@课后练习二(含详
- 【北京特级教师同步复习精讲辅导】2014~2015学年华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课后练习:一元二次方程的整数根@_@课后练习二(含详
- 【北京特级教师同步复习精讲辅导】2014~2015学年华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课后练习: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_@课后练习二(含详解
- 【北京特级教师同步复习精讲辅导】2014~2015学年华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课后练习:一元二次方程的判别式@_@课后练习二(含详
- 【北京特级教师同步复习精讲辅导】2014~2015学年华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课后练习:相似三角形的应用@_@课后练习二(含详解共
- 【北京特级教师同步复习精讲辅导】2014~2015学年华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课后练习:相似三角形的应用@_@课后练习一(含详解共
- 【北京特级教师同步复习精讲辅导】2014~2015学年华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课后练习:相似三角形有关的综合问题2@_@课后练习二
- 【北京特级教师同步复习精讲辅导】2014~2015学年华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课后练习:一元二次方程的公共根@_@课后练习一(含详
- 61、2020同步人A数学必修第一册新教材章末综合测评(五) 三角函数 Word版含解析
- 58、2020同步人A数学必修第一册新教材章末综合测评(二) 一元二次函数、方程和不等式 Word版含解析
- 北师大版数学七上-1.4《从三个方向看物体形状》课堂教学视频实录-郝志平
- 20 古诗两首_第一课时(特等奖)(苏教版六年级下册)_T181585
- 019秋全套小学单元测试六年级上语文数学英语科学全套 6年级上册部编版同步训练期中期末试卷考试题複习题练习簿习题
- 《解决问题的策略》小学数学五年级名师优质课观摩视频-特级教师翟运胜经典课例
-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五章5.1.1《相交线》_高清
-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五章5.1.2《垂线》_高清
- 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有余数除法的简单应用》
- 《钉子板上的多边形》小学数学名师优质课观摩视频-特级教师翟运胜经典课例
- 北师大版数学七上-1.4《从三个方向看物体形状》课堂教学视频实录-袁媛
- 北师大版数学七上-2.1《有理数》课堂教学视频实录-闵礼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