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数学之不等关系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一)知识认知要求
1.理解不等式的意义.
2.能根据条件列出不等式.
(二)能力训练要求
通过列不等式,训练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三)情感与价值观要求
通过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以及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作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和兴趣.
教学重点:用不等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题意列出不等式.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
在现实生活中还存在许多不等关系,利用不等关系同样可以解决实际问题.本节课我们就来了解不等关系,以及不等关系的应用.
二、讲授新课
1.不等关系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少见,大家肯定接触过不少,能举出例子吗?
那么,如何用式子表示不等关系呢?请看例题:如图,用两根长度均为l cm的绳子,分别围成一个正方形和圆.
(1)如果要使正方形的面积不大于25 cm2, 那么绳长l应满足怎样的关系式?
(2)如果要使圆的面积不小于100 cm2,那么绳长l应满足怎样的关系式?
(3)当l=8时,正方形和圆的面积哪个大?l=12呢?
(4)你能得到什么猜想?改变l的取值,再试一试.
本题中大家首先要弄明白两个问题,一个是正方形和圆的面积计算公式,另一个是了解不大于大于等词的含意.
圆的面积是R2,其中R是圆的半径.
两数比较有大于、等于、小于三种情况,不大于就是等于或小于.
2.下面请大家互相讨论,按照题中的要求进行解答.
(1)因为绳长l为正方形的周长,所以正方形的边长为 ,得面积为( )2,要使正方形的面积不大于25 cm2,就是 25.
(2)因为圆的周长为l,所以圆的半径为R= .要使圆的面积不小于100 cm2,
就是( )2100,即 100
(3)当l=8时,正方形的面积为 =4(cm2).
圆的面积为 5.1(cm2).
∵45.1 此时圆的面积大.
当l=12时,正方形的面积为 =9(cm2).
圆的面积为 11.5(cm2)
此时还是圆的面积大.
(4)我们可以猜想,用长度均为l cm的两根绳子分别围成一个正方形和圆,无论l取何值,圆的面积总大于正方形的面积,即 .
因为分子都是l 2相等、分母416,根据分数的大小比较,分子相同的分数,分母大的反而小,因此不论l取何值,都有 .
3.做一做
通过测量一棵树的树围(树干的周长)可以计算出它的树龄.通常规定以树干离地面1.5 m的地方作为测量部位,某树栽种时的树围为5 cm,以后树围每年增加约为 3 cm.这棵树至少生长多少年其树围才能超过2.4 m?(只列关系式).请大家互相讨论后列出关系式.
4.议一议
观察由上述问题得到的关系式,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
由 100
3x+5240得,这些关系式都是用不等号连接的式子.由此可知:
一般地,用符号(或),(或)连接的式子叫做不等式(inequality).
5.例题.用不等式表示
(1)a是正数; (2)a是负数;
(3)a与6的和小于5;
(4)x与2的差小于-1;
解:(1)a(2)a
(3)a+6(4)x-2
三、补充练习
当x=2时,不等式x+34成立吗?
当x=1.5时,成立吗?当x=-1呢?
解:当x=2时,x+3=2+3=54成立,
当x=1.5时,x+3=1.5+3=4.5
当x=-1时,x+3=-1+3=24,不成立.
四、课时小结
能根据题意列出不等式,特别要注意不大于,不小于等词语的理解.
通过不等关系的式子归纳出不等式的概念.
五、课后作业 习题1.1
六.活动与探究
a,b两个实数在数轴上的对应点如图所示:
用或号填空:
(1)a______b;(2)|a|______|b|;
(3)a+b_________0;(4)a-b_______0;
(5)a+b_______a-b;(6)ab______a.
解:由图可知:a0,|a||b|.
(1)a(2)|a|
(3)a+b(4)a-b
(5)a+b
教学反思:
本节课基本上完成了既定的教学目标,是一堂较成功的新课。
不等式的关系,学生已有许多实际经历,但学生没有将生活中已有的数学现象联想到数学。本节课先创设现实,课件引课,通过有趣的问题情景,使学生经历从现实世界抽象数学模型的过程,丰富的例子力求使学生能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其中,用两根长度均为l cm的绳子,分别围成一个正方形和圆 通过测量一棵树的树围(树干的周长)可以计算出它的树龄等题目,让学生通过测量,计算等多种形式的活动,给学生充分实践和探索的空间,经过学生操作、思考、概括、比较,将不等式的关系显现出来了。对于本节中的做一做第2题,在这一节作为目标为时过早,应放到以后的教学中完成.
但是本节课还是有很多的不足,学生平时缺少锻炼,胆怯,使得课堂气氛没有达到最好效果,这也是本堂课我的一大遗憾!但是本堂课的反思提醒我在以后的工作中不断的改进,在以后的教学中做的更好。
【初二数学之不等关系的教学目标】相关文章:
- 上一篇:数学公式:角平分线
- 下一篇:数学中反比例函数的教学方法
相关数学教学设计推荐
精美图文
精品推荐
- 【北京特级教师同步复习精讲辅导】2014~2015学年华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课后练习:二次根式的概念和性质@_@课后练习二(含详
- 【北京特级教师同步复习精讲辅导】2014~2015学年华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课后练习:一元二次方程的整数根@_@课后练习二(含详
- 【北京特级教师同步复习精讲辅导】2014~2015学年华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课后练习: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_@课后练习二(含详解
- 【北京特级教师同步复习精讲辅导】2014~2015学年华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课后练习:一元二次方程的判别式@_@课后练习二(含详
- 【北京特级教师同步复习精讲辅导】2014~2015学年华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课后练习:相似三角形的应用@_@课后练习二(含详解共
- 【北京特级教师同步复习精讲辅导】2014~2015学年华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课后练习:相似三角形的应用@_@课后练习一(含详解共
- 【北京特级教师同步复习精讲辅导】2014~2015学年华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课后练习:相似三角形有关的综合问题2@_@课后练习二
- 【北京特级教师同步复习精讲辅导】2014~2015学年华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课后练习:一元二次方程的公共根@_@课后练习一(含详
- 61、2020同步人A数学必修第一册新教材章末综合测评(五) 三角函数 Word版含解析
- 58、2020同步人A数学必修第一册新教材章末综合测评(二) 一元二次函数、方程和不等式 Word版含解析
- 大鹏老师讲小升初数学
- 北师大版数学七上-1.4《从三个方向看物体形状》课堂教学视频实录-陆永芳
- 北师大版数学七上-2.1《有理数》课堂教学视频实录-闵礼刚
- 北师大版数学七上-2.1《有理数》课堂教学视频实录-武子洁
- 北师大版数学七上-1.4《从三个方向看物体形状》课堂教学视频实录-罗海霞
- 《钉子板上的多边形》小学数学名师优质课观摩视频-特级教师翟运胜经典课例
- 《列举-解决问题的策略》小学数学五年级名师优质课观摩视频-特级教师翟运胜
- 苏科版八年级数学下册7.2《统计图的选用》
- 北师大版数学七上-1.4《从三个方向看物体形状》课堂教学视频实录-陈亚荣
- 北师大版数学七上-2.1《有理数》课堂教学视频实录-苏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