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2.5 整理与练习》教案教学设计
整理与练习。(教材第24~26页)
1. 使学生通过整理和复习对所学知识进一步巩固。
2. 培养学生归纳和整理的能力。
3. 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重点:运用所学知识,灵活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运用所学知识,灵活解决实际问题。
课件。
师:同学们,关于本单元“圆柱与圆锥”的学习就要结束了,你学会了什么呢?今天我们一起进行本单元的整理与练习。
1. 回顾与整理。
师:请同学们先看下面的问题,跟小组的同学进行讨论。(课件出示:教材第24页最上面问题。)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活动;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组织学生交流汇报讨论结果:
·圆柱的特征:上、下两个面都是相等的圆形,叫作底面;圆柱周围的面,是一个曲面,叫作侧面;圆柱的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作高,圆柱有无数条高。
·圆锥的特征:圆锥的底面是圆形的,侧面是一个曲面,从圆锥的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叫作圆锥的高,圆锥只有一条高。
·沿着圆柱侧面上的高将侧面展开后是一个长方形,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柱的底面周长,长方形的宽相当于圆柱的高,所以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圆柱的表面积包括圆柱的侧面和两个底面,所以圆柱的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解决有关表面积的实际问题要注意究竟包括圆柱的哪几个面。
·探究圆柱的体积公式是想到了推导圆面积公式的“转化”方法,借助长方体体积的计算公式推导得出了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圆锥的体积公式,是在猜想等底等高的圆柱与圆锥体积之间关系的基础上,用实验法推导出了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等底等高的情况下圆锥体积是圆柱体积的。
【设计意图:先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阶段性复习,使之更加条理化、系统化,为下面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做好准备】
2. 练习与应用。
师:你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下面的问题吗?试一试。(课件出示:教材第25页第11题)
学生尝试独立解答问题;教师巡视发现学生中存在的问题,个别指导有困难的学生。
师:谁来说说自己的方法?重点说说自己的思路。
生1:要求纸箱的长、宽、高,我们可以实际动手摆一摆,观察之后再计算,也可以看图观察,得知长是直径的6倍,即6×7=42(cm);宽是直径的4倍,即7×4=28(cm);高与饮料罐的高度相等,即12cm。
生2:纸箱的容积与体积的计算方法一样,根据公式“长方体的容积=长×宽×高”,列式是42×28×12=14112(立方厘米)。
生3:求至少要用多少硬纸板,其实就是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注意加箱盖和箱底的重叠部分2000平方厘米),根据公式“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列式是(42×28+42×12+28×12)×2+2000=6032(平方厘米)。
只要学生解答正确就要给予肯定鼓励。
【设计意图:结合具体实例,引导学生学会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
师:在本节课的学习中,你有哪些收获?
学生自由交流各自的收获体会。
A类
右图是一个铁质机器零件的示意图(单位:厘米),求它的体积。已知每立方厘米的铁重7.8克,这个机器零件重多少千克?
(考查知识点:圆柱与圆锥;能力要求: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B类
在仓库的一角有堆稻子,呈圆锥形(如右图)。已知底面圆弧长4米,圆锥的高是1.5米,如果每立方米的稻子约重680千克,那么这堆稻子大约有多重呢?
(考查知识点:圆柱与圆锥;能力要求: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课堂作业新设计
A类:
[3.14×(6÷2)2×4+12×8×2]×7.8
=[3.14×9×4+96×2]×7.8
=[113.04+192]×7.8
=305.04×7.8
=2379.312(克)=2.379312(千克)
答:这个机器零件重2.379312千克。
B类:
4÷=16(米) 16÷π÷2=(米)
π××1.5×××680≈1732(千克)
答:这堆稻子大约有1732千克。
教材习题
教材第24~26页“整理与练习”
1. 4cm 87.92cm2 62.8cm3
5m 408.2m2 628m3
2.5cm 7.85cm3
1.2m 0.67824m3
2. 3.14×0.8×1.6=4.0192(平方米)
3. (1)15.7÷3.14÷2=2.5(分米) 3.14×2.52+15.7×6=113.825(平方分米)
(2)3.14×2.52×6=117.75(立方分米)=117.75(升) 117.75120 这个水桶不能盛120升水。
4. 3.14×(4÷2)2×1.5××0.55≈3(吨)
5. (1)6×3=18(厘米)
(2)15×3=45(平方厘米)
6. 方法一:3.14×(6÷2)2×12×+3.14×(6÷2)2×12=452.16(立方厘米)
方法二:3.14×(6÷2)2×12×=452.16(立方厘米)
7. 12 21 2
8. 圆柱:3.14×(10÷2)2×10=785(立方厘米)
长方体:11×11×9=1089(立方厘米)
1089785 长方体瓶里的五彩石多一些。
9. 1分钟=60秒 20毫米=0.2分米 0.8米=8分米
3.14×(0.2÷2)2×8×60=15.072(立方分米)=15.072(升)
10. 24×1.2×÷(7.5×4)=0.32(米)=32(厘米)
11. (1)长:6×7=42(厘米) 宽:7×4=28(厘米) 高与饮料罐的高度相等,即12厘米。
(2)42×28×12=14112(立方厘米)
(3)(42×28+42×12+28×12)×2+2000=6032(平方厘米)
12. 它们的体积比是1:4。
13. 略
14. 以长边为底面周长围成的圆柱体积比较大。
【新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2.5 整理与练习》教案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相关数学教学设计推荐
- [教学设计]|六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苏教版)
- [教学设计]|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圆环的面积》教学设计与反思
- [教学设计]|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百分数的认识》教学设计与反思...
- [教学设计]|北师大版六年级《比赛场次》数学教案
- [教学设计]|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 [教学设计]|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评课稿
- [教学设计]|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鸽巢问题一》教学设计优...
- [教学设计]|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圆柱的认识》教学设计优...
- [教学设计]|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扇形》教案与反思
- [教学设计]|新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制订旅游计划”教学设计...
精美图文
精品推荐
- 【北京特级教师同步复习精讲辅导】2014~2015学年华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课后练习:二次根式的概念和性质@_@课后练习二(含详
- 【北京特级教师同步复习精讲辅导】2014~2015学年华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课后练习:一元二次方程的整数根@_@课后练习二(含详
- 【北京特级教师同步复习精讲辅导】2014~2015学年华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课后练习: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_@课后练习二(含详解
- 【北京特级教师同步复习精讲辅导】2014~2015学年华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课后练习:一元二次方程的判别式@_@课后练习二(含详
- 【北京特级教师同步复习精讲辅导】2014~2015学年华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课后练习:相似三角形的应用@_@课后练习二(含详解共
- 【北京特级教师同步复习精讲辅导】2014~2015学年华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课后练习:相似三角形的应用@_@课后练习一(含详解共
- 【北京特级教师同步复习精讲辅导】2014~2015学年华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课后练习:相似三角形有关的综合问题2@_@课后练习二
- 【北京特级教师同步复习精讲辅导】2014~2015学年华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课后练习:一元二次方程的公共根@_@课后练习一(含详
- 61、2020同步人A数学必修第一册新教材章末综合测评(五) 三角函数 Word版含解析
- 58、2020同步人A数学必修第一册新教材章末综合测评(二) 一元二次函数、方程和不等式 Word版含解析
- 《钉子板上的多边形》小学数学名师优质课观摩视频-特级教师翟运胜经典课例
- 《行程问题练习课》小学数学大赛优质课视频一等奖教学视频及报告-顾亚龙
- 北师大版数学七上-2.1《有理数》课堂教学视频实录-朱慧芬
- 20 古诗两首_第一课时(特等奖)(苏教版六年级下册)_T181585
- 六年级数学 奥数精练 能力提升题20 经典常考应用题 名师微课
- 小升初试卷模拟卷试题人教版 小升初真题卷语文数学英语全套3本 小学生毕业总複习资料 小升初模拟卷 六年级小升初试卷真题
- 小升初数学择校难题三角形面积转换成比例讲解及练习优司芙品数学19年6月12
-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认识东、南、西、北》
- 北师大版数学七上-2.1《有理数》课堂教学视频实录-王燕丽
- 《分数典型习题讲评课》小学数学五年级名师优质课观摩视频-特级教师翟运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