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课心得 观摩课《认识图形(二)》有感
今天有幸听了淮河东路小学的于老师的一节一年级数学《认识图形(二)》优质课,从于老师的课堂中学习到了许多,感受颇深。
首先,于老师在导入新课时,创设学生感兴趣的绘本故事导入,让学生跟随绘本中的主人翁已经来经历建筑之旅,感受图形之美,借助学过的立体图形找到要学习的平面图形,从而引出本节课的新知识。好的导入为上好一节好课打好了基础,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接着,在新授环节,于老师精心准备了许多教具,有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三棱柱,让学生直观观察物体,从立体图形中你找到了哪些平面图形,通过学生的一个个发现,于老师在黑板上贴出了相应的长方形、正方形、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图案,并一一对应贴上图形名称。一个个的教具,很符合一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让他们自己观察,自己发现,探索数学世界的奥秘,把课堂还给了学生。
当学生对这些平面图形有了初步的认识时,于老师又拿出了更多的图形卡片,让学生帮图形找到自己的家,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平面图形的认识,并把平面图形和我们的生活联系起来,很好的做到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然后,于老师和学生做游戏,寓知识于游戏之中,通过摸一摸猜一猜魔法袋的游戏,让学生了解这些平面图形分别有哪些特点?长方形有四个尖尖的角,两条长长的边,两条短短的边;正方形有四个尖尖的角,四条一样长的边……巩固了学生对平面图形的认识,牢固掌握平面图形的特征。
最后,于老师展示了图形创意工厂,工厂里面的东西都是由我们学习的平面图形拼出来的,比如帆船是由两个三角形和一个平行四边形组成的,让学生感受平面图形的美,感受数学的美。
总之,于老师的课堂是学生的课堂,是引导性的课堂,而不是“填鸭式”“满堂灌”,是针对学生特点,让学生直观感受,让学生用眼睛看,动手摸的课堂,真正做到了“学生是课堂的小主人”,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学语言句句严谨,简洁明了,并且抑扬顿挫,很好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是我们新老师学习的榜样,努力的方向!
【听课心得 观摩课《认识图形(二)》有感】相关文章:
★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说课稿 《认识时间》说课稿(3)
★ 听课反思 一个数学教师的素养——观摩张齐华《圆的认识》有感
- 上一篇:《如何上好一节数学课》培训有感
- 下一篇:《平行与垂直》听课体会
相关数学说课稿推荐
精美图文
精品推荐
- 【北京特级教师同步复习精讲辅导】2014~2015学年华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课后练习:二次根式的概念和性质@_@课后练习二(含详
- 【北京特级教师同步复习精讲辅导】2014~2015学年华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课后练习:一元二次方程的整数根@_@课后练习二(含详
- 【北京特级教师同步复习精讲辅导】2014~2015学年华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课后练习: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_@课后练习二(含详解
- 【北京特级教师同步复习精讲辅导】2014~2015学年华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课后练习:一元二次方程的判别式@_@课后练习二(含详
- 【北京特级教师同步复习精讲辅导】2014~2015学年华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课后练习:相似三角形的应用@_@课后练习二(含详解共
- 【北京特级教师同步复习精讲辅导】2014~2015学年华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课后练习:相似三角形的应用@_@课后练习一(含详解共
- 【北京特级教师同步复习精讲辅导】2014~2015学年华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课后练习:相似三角形有关的综合问题2@_@课后练习二
- 【北京特级教师同步复习精讲辅导】2014~2015学年华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课后练习:一元二次方程的公共根@_@课后练习一(含详
- 61、2020同步人A数学必修第一册新教材章末综合测评(五) 三角函数 Word版含解析
- 58、2020同步人A数学必修第一册新教材章末综合测评(二) 一元二次函数、方程和不等式 Word版含解析
- 《分数的意义》小学数学大赛优质课视频一等奖教学视频-林良富
- 小升初试卷模拟卷试题人教版 小升初真题卷语文数学英语全套3本 小学生毕业总複习资料 小升初模拟卷 六年级小升初试卷真题
- 2019秋黄冈小状元六年级上语文数学英语作业达标卷口算速算部编版人教版小学同步黄岗试卷测试卷6年级上册语数英书同步训练七本套
- 北师大版数学七上-1.4《从三个方向看物体形状》课堂教学视频实录-袁媛
- 北师大版数学七上-1.4《从三个方向看物体形状》课堂教学视频实录-覃才用
- 北师大版数学七上-1.4《从三个方向看物体形状》课堂教学视频实录-陈银飞
- 《和的奇偶性》小学数学五年级优质课观摩视频-特级教师张冬梅-第十八届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观摩课
- 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二课
- 一年级上册同步训练小学语文默写能手人教版数学计算能手苏教版共2本练习簿部编版心算速算口算题卡天天练生字试卷书2019通城学典
- 小升初数学 面积问题 这个题目有点难 不用相似三角形你会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