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8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学会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2.借助课本上的情景图引出计算问题,并通过实际操作、自主探究、小组协作等手段掌握计算的方法,从而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探算法
师: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学校决定组织我们二年级的小朋友去参观博物馆,大家看学校先安排哪几个班去参观?
(媒体出示课本第8页的主题图)
生:学校安排二(1)、二(2)、二(3)、二(4)班的同学去参观。
师:那么4个班的同学只给了2辆车,每辆车又只准乘70人,如何安排呢?这可把老师给难住了,大家能帮老师解决这个问题吗? (能)好,大家估算一下哪两个班可以合乘一辆车呢?
(想好后小组交流)
师:哪个小组的同学愿意回答刚才的问题?
生1:我认为二(1)班和二(2)班的同学可以合乘一辆车。剩下的二(3)班和二 (4)班的同学再合乘一辆车。
师:还有不同的乘车办法吗?
生::我认为二(1)班和二(4)班的同学也可以合乘一辆车。剩下的二(2)班和二 (3)班再合乘一辆车。
师:谁还能想出其他乘车办法?(学生观察后没有再举手)大家想出了这么多的乘车办法,这些办法行吗?我们来验证一下好不好?(好!)你准备用什么方法验证呢?
生:把两个班的人数加起来看看是否超过 70人。
师:好,下面我们先来对第一种乘车方案的第一个问题进行验证。请你们动脑筋,想办法。算出结果来,当然了,也可以请小棒来帮忙,算好后在小组里交流一下。
师:好,谁愿意汇报一下验证的过程?
生2: 36+30我是用口算验证的,先算30+30=60,再算60+6=66,没有超过70,我想这两个班可以合乘一辆车。
生4:我是这样想的:40+30才等于70,36+30当然比70少了,二(1)班和二(2)班可以合坐一辆车。
生3:我是用小棒来帮忙的,先摆3捆6根,再摆3捆,和起来是6捆6根,就是66,比70少,可以合坐一辆车。
生4:我是用竖式计算的,个位和个位对齐,十位和十位对齐,个位6+0=6,在个位下面写6;十位上3+3=6,在十位下面写6,所以也等于66。
师:大家想出了这么多验证的方法,究竟哪一种方法又快又准确呢?(学生讨论后反馈)
生1:我认为口算很简单。
生2:我认为摆小棒更简单。(很显然他不同意生1的说法)
生3:我觉得还是用竖式好,我妈妈在家教过我了。
师:大家各有道理,我们暂且保留大家的意见,用你喜欢的方法对第一个乘车方案的第2个问题进行验证。看谁做得又对又快。
(做得又对又快的是用竖式计算的,直到好多学生做好了,摆小棒的学生还没数好小棒,口算的学生是先算30+30=60,60+5+65后面的65+4=69还没有写完。另一位口算的学生是这么做的:5+4=9,30+30=60, 9+60=96,得数算错了。)
师:看来学会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还是挺好的。那么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应注意什么呢?(刚才用竖式计算的学生举起了手,教师请他到前面边写边介绍)
生1:首先把个位和个位对齐,十位和十位对齐,再从个位开始加,个位相加的数写在个位下面,十位相加的数写在十位下面。
生2:老师,我是从十位开始加的,也得69。
师:真不错,在验证第一种方案的过程中大家创造了一种新的计算方法,下面我们就用这种方法对第二种方案进行验证。
在验证的过程中你有什么新的发现吗?在小组中交流一下。
生1:我做的是36+34,我发现个位上的 6+4满十了,我就把十给了十位,十位就变成7了,36+34=70正好可以坐一辆车。
生2:我是用竖式验证的,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1。36+34=70正好可以乘一辆车。
生3:我验证的是第2个问题,30+35=65(个位相加没满十,不用进位。)65比70小可以乘坐一辆车。
师:大家说得非常好,我们在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时,要注意什么呢?同桌相互提醒一下。
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1.基本练习。
说出□里可以填几, (四人小组每人一题)每组派一名代表回答。
2.独立练习。
任选一组题目,用竖式做做看(找两个学生板演)。
(1) 62+17= 36+24=
(2) 3+84= 43+17=
3.我帮你检查。 (小动物看到大家在学习,也做了一道题请同学们帮忙检查一下,看他们做得对吗?多媒体出示小动物做的题目。)
师:你能说出他们做错的原因吗?
生:小熊写竖式的时候,把20写成2了。
生:小白兔个位相加满十,忘了向十位进 1了。
生:小狗的竖式写对了,横式上忘了写得数了,小狗太可惜了。
生:小猴子横式上的得数算对了,竖式的个位上丢了0,小猴子太粗心了。
师:看了小动物做的题,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吗?
生:写竖式的时候,相同的数位要对齐。
生:从个位开始加,个位相加满十,别忘了向十位进1。
生:别跟小狗似的横式上忘了写得数。
生:书写要认真,别像小猴似的丢三落四。
师:大家说得非常好。下面的问题看谁做得好。
三、联系生活实际,活用数学知识(多媒体出示课本13页第1题)
1.老师有一位邻居小明,他非常喜欢运动,妈妈给他买了一双跑鞋、一个足球,共用多少钱呢?一身运动服又用去多少钱呢?你能帮小明算一下吗?
(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交流评价。)
2.比比谁聪明。
四、教师小结
师:今天同学们可帮了老师的大忙了,不但想出了乘车的办法,还创造出了一种新的计算方法(笔算加法)。不过,老师有一事不明,你们为什么不安排二(1)班和二(3)班的同学同乘一辆车呢?这个问题留给大家课后解决,下一节课我们再进行交流好不好?
【“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教学设计 】相关文章:
★ 新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1.加法 第3课时》教案板书设计教学设计
★ 新西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七单元进位加法(二)教案教学设计
★ 一年级数学公开课《笔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教学设计和说课稿
- 上一篇:《对称、轴对称图形》教学设计
- 下一篇:“角的初步认识”的教学实录及评析
相关数学教学设计推荐
- [教学设计]|人教版2015年度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 [教学设计]|苏教版2015年度第2学期二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附...
- [教学设计]|公开课二年级下册《数学广角推理》教学设计与反思
- [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搭一搭>>教学反思
- [教学设计]|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和教学进度
- [教学设计]|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100以内的笔算加减...
- [教学设计]|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寻找身体上的数学”秘密”》...
- [教学设计]|《混合运算》教学设计(第2课时)
- [教学设计]|新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整理与复习》教学设...
- [教学设计]|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表内乘法二教学设计
精美图文
网友关注
- []|2014秋湘教版数学九上2.3《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
- []|2014秋湘教版数学九上1.2《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
- []|2014秋湘教版数学九上第三章《图形的相似》复习课...
- []|2012湘教版九上3.4《相似多边形及性质》ppt...
- []|2014秋湘教版数学九上4.4《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
- []|2012湘教版九上《图形的相似》ppt复习课课件
- []|2012湘教版九上3.5《图形的放大与缩小、位似变...
- []|2015秋湘教版数学九上1.1《反比例函数》ppt...
- []|2014秋湘教版数学九上2.2《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 []|2014秋湘教版数学九上2.4《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
- []|2014秋湘教版数学九上2.3《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
- []|2014秋湘教版数学九上3.1《比例线段》ppt课...
- []|2012湘教版九上3.3《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
- []|2014秋湘教版数学九上4.3《解直角三角形》pp...
- []|2014秋湘教版数学九上4.2《正切》ppt课件2...
- []|2015秋湘教版数学九上1.1《反比例函数》ppt...
- []|2012湘教版九上3.2《比与比例》ppt复习课件...
- []|2012湘教版九上3.2《比与比例》ppt课件
- []|2014秋湘教版数学九上2.2《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 []|2012湘教版九上3.1《相似的图形》ppt课件2...
精品推荐
- 【北京特级教师同步复习精讲辅导】2014~2015学年华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课后练习:二次根式的概念和性质@_@课后练习二(含详
- 【北京特级教师同步复习精讲辅导】2014~2015学年华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课后练习:一元二次方程的整数根@_@课后练习二(含详
- 【北京特级教师同步复习精讲辅导】2014~2015学年华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课后练习: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_@课后练习二(含详解
- 【北京特级教师同步复习精讲辅导】2014~2015学年华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课后练习:一元二次方程的判别式@_@课后练习二(含详
- 【北京特级教师同步复习精讲辅导】2014~2015学年华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课后练习:相似三角形的应用@_@课后练习二(含详解共
- 【北京特级教师同步复习精讲辅导】2014~2015学年华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课后练习:相似三角形的应用@_@课后练习一(含详解共
- 【北京特级教师同步复习精讲辅导】2014~2015学年华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课后练习:相似三角形有关的综合问题2@_@课后练习二
- 【北京特级教师同步复习精讲辅导】2014~2015学年华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课后练习:一元二次方程的公共根@_@课后练习一(含详
- 61、2020同步人A数学必修第一册新教材章末综合测评(五) 三角函数 Word版含解析
- 58、2020同步人A数学必修第一册新教材章末综合测评(二) 一元二次函数、方程和不等式 Word版含解析
- 《分数的意义》小学数学大赛优质课视频一等奖教学视频-林良富
- 《行程问题练习课》小学数学大赛优质课视频一等奖教学视频及报告-顾亚龙
- 19秋小学二年级上册口算默写天天练语文数学人教版RJ2年级小学参考书计算题卡思维训练生字教材同步辅导单元课时专题听说读写练习簿
- 《和与积的奇偶性》小学数学五年级名师优质课观摩视频-特级教师翟运胜经典课例
- 北师大版数学七上-2.1《有理数》课堂教学视频实录-刘伟丽
- 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三课 搭一搭⚖⚖
- 北师大版数学七上-1.4《从三个方向看物体形状》课堂教学视频实录-徐巧慧
- 北师大版数学七上-2.1《有理数》课堂教学视频实录-苏杰
- 《分苹果》小学数学大赛课优质课观摩视频-一等奖教学视频及报告-潘小明
- 北师大版数学七上-1.4《从三个方向看物体形状》课堂教学视频实录-陈亚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