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数学家庭作业试题(苏科版附答案)
大部分同学在学过新知识之后,都觉得自己对这部分知识没有问题了,但是一做题就遇到很多问题,为了避免这种现象,小编整理了这篇初三数学家庭作业试题(苏科版附答案),希望大家练习!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已知△ABC中,AB=AC,中线BD将这个三角形的周长 分为15和12两个部分,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为( )
A.7B.11C.7或 11D.7或10
2.下列命题中,是真命题的是()
A.两条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
B.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是菱形
C.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且相等的四边形是正方形
D.两条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3.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D的顶点A、B、D的坐标分别是(0,0)、(5,0)、(2,3),则顶点C的坐标是( )
A.(3,7) B.(5,3) C.(7,3) D.(8,2)
4.如图,将矩形ABCD沿AE折叠,若BAD=30,则AED 等于( )
A.30 B.45 C.60 D.75
5.已知一个等腰梯形的两底之差为 ,高为 ,则此等腰梯形的一个锐角为( )
A. 30 B. 45 C. 60 D. 75
6.在九年级体育考试中,某校某班参加仰卧起坐测试的一组女生(每组8人)测试成绩如下(单位:次/分):44,45,42,48,46,43,47,45,则这组数据的极差为( )
A.2 B.4 C.6 D.8
7.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有( )
①一组数据的标准差是它的差的平方;②数据8,9,10,11,11的众数是2;③如果数据 , ,, 的平均数为 ,那么( - )+( - )+ +( - )=0;④数据0,-1,1,-2,1的中位数是1.
A.4个 B.3个 C.2个 D. 1个
8.小明和小兵两人参加学校组织的理化实验操作测试,近期的5次测试 成绩如右图所示,则 小明5次成绩的方差S12与小兵5次成绩的方差S22之间的大小关系为( )
A.S12S22 B.S12
C.S12=S22 D.无法确定
9.如果1 , 则 的值是( )
A. B.
C. D.1
10.式子 成立的条件是( )
A. B. C.13 D.13
11.式子 ( 0)化简的结果是( )
A. B. C. D.
12.小明的作业本上有以下四题:① ;② ;
③ ;④ .其中做错的题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3.如图,在Rt△ABC中,C = ,AC = BC,AB = 30,矩形DEFG的一边DE在AB上,顶点G、F分别在AC、BC上,若DG︰GF = 1︰4,则矩形DEFG的面积是 .
14.在等腰梯形ABCD中,AD∥BC,AD=1,AB=CD=2,BC=3,则B= 度.
15.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中, ABC=60,E、F分别在CD、BC的延长线上,AE∥BD,EFBC,DF=2, 则EF的长为 .
1 6.一组数据的方差 ,则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 , 中下标n= .
17.已知一组数据 , ,, 的方差是 ,则数据 -4, -4,, -4的方差是数据 3 ,3 ,,3 的方差是 .
18.化简:计算 ________________.
19.已知a,b,c为三角形的三边,则 = .
20.把根号外的因式移到根号内:
当 0时, = = .
21.比较大小: .
22.已知xy=3,那么 的值为_________.
三、解答题(共54分)
23.(8分)计算:
(1) ;
(2) );
(3) ;
(4) .
24.(6分)若 的整数部分为 ,小数部分为 ,求 的值.
25.(6分)先观察下列等式,再回答问题:
①
②
③ .
(1)根据上面三个等式提供的信息,请猜想 的结果,并进行验证.
(2)请按照上面各等式反映的规律,试写出用n(n为正整数)表示的等式.
26.(6分)如图,四边形ABCD是菱形,CEAB交AB的延长线于点E,CFAD交AD的延长线于点F,请猜想,CE和CF的大小 有什么关系?并证明你的猜想.
27.(6分)如图,矩形ABCD中, cm, cm,动点M从点D出发,按折线DCBAD方向以2 cm/s的速度运动,动点N从点D出发,按折线DABCD方向以1 cm/s的速度运动.
(1)若动点M、N同 时出发,经过几 秒钟两点相遇?
(2)若点E在线段 BC上,且 cm,若动点M、N同时出发,相遇时停止运动,经过几秒钟,点A、E、M、N组成平行四边形?
已知渠道底宽 米,渠底与渠腰的夹角
120,渠腰 米,求水渠的上口AD的长.
29. (8分)如图,已知正 方形ABCD的边长为1,G为CD边上的一个动点(点G与C、D不重合),以CG为一边向正方形ABCD外作正方形GCEF,连接DE交BG的延长线于点H.
(1)求证:①△BCG≌△DCE;②BHDE.
(2)当点G运动到什么位置时,BH垂直平分DE?请说明理由.
30.(8分)(2011安徽芜湖中考)某中学开展唱红歌比赛活动,九年 级(1)、(2)班根据初赛成绩,各选出5名选手参加复赛,两个班各选出5名选手的复赛成绩(满分为100分)如图所示.
(1)根据图示填写下表;
班级平均数(分)中位数(分)众数(分)
九 (1)8585
九(2)80
(2)结合两班复赛成绩的平均数和中位数,分析哪个班级的复赛成绩较好;
(3)计算两班复赛成绩的方差.
期中测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解析:如图,根据题意画出图形,设等腰三角形的腰长为a,底边长为b,根据中点定义得到AD与DC相等,都等于腰长a的一半,AC边上的中线BD将这个三角形的周长分为 和 两部分,分别表示出两部分,然后分 或 两种情况分别列出方程组,分别求出方程组的解即可得到a与b的两对值,根据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判定能否构成三角形,即可得到满足题意的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综上,此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是7或11.
2.D
3.C 解析: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所以 ,故C点的横坐标比D点的横坐标大5,则C点的坐标应为(7,3).
4.C 解析:由折叠的性质可知DAE=EAD, 90, 若 30,则 ,所以 ,故选C.
5.B 解析:如图,梯形ABCD中, 高 则 所以 ,故选B.
6.C 解析:这组数据的极差为 .
7.B 解析:只有③是正确的.
8.B 解析:通过图形可知小明5次成绩分别为9,8,10,9,9;小兵5次成绩分别为7,10,10,8,10.分别求出两人成绩的方差为S12=0.4, S22=1.6,所以S12
9.1 解析: ,因为1 ,所以0,0,所以 .
10.D 解析:根据二次根式的定义, 式子 成立的条件为 , -1 ,即1 .
11.A 解析:因为 0, ,所以 0,所以 .
12.D
二、填空题
13.100 解析:设 又∵ 四边形DEFG是矩形,
14.60 解析:如图,作DE∥AB,因为AD∥BC,所以四边形ABED是平行四边形,所以 又 ,所以 .因为 ,所以△DEC是等边三角形,所以 .
15. 解析:∵ AB∥CD, 60.∵ EFBC, 30, CE.又∵ AE∥BD, , .
又∵ 60, 60, ,
.
16.10;15
17. 9
18.
19. 解析: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可知 , , ,从而化简二次根式可得结果.
20.
21. 解析:因为 , ,又 ,所以 .
22.
三、解答题
23.解:(1)
(2)
(3)
(4)
24.解:可知 , ,则 .
25.解:(1) .
验证: .
(2) .
26.解: .证明如下:
如图,连接 .因为四边形 是菱形,所以 平分 .
又因为 , ,根据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可得 .
27.分析:(1)相遇时,M点和N点所经过的路程和正好是矩形的周长,在速度已知的情况下,只需列方程即可解答.
(2)因为按照N的速度和所走的路程,在相遇时包括相遇前,N一直在AD上运动,当点M运动到BC边上的时候,点A、E、M、N才可能组成平行四边形,其中有两种情况,即当M到C点时以及在BC上时,所以要分情况讨论.
解:(1)设t秒时两点相遇,则有 ,解得 .
答:经过8秒两点相遇.
(2)由(1)知,点N一直在AD边上运动,所以当点M运动到BC边上的时候,点A、E、M、N才可能组成平行四边形,
设经过x秒,四点可组成平行四边形.分两种情形:
,解得 ;
② ,解得 .
答:第2秒或6秒时,点A、E、M、N组成平行四边形.
28.解:如图,过点C和B分别作CEAD,BFAD.
∵ 120, 30.
.
∵ 四边形ABCD为等腰梯形,易证△AFB≌△DEC, .
∵ , (米).
29.分析:(1)由四边形 和四边形 是正方形,根据正方形的性质,即可得 , , 90,则可根据SAS证得①△ ≌△ ;然后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求得 90,则可得② .
(2)当 时, 垂直平分 ,分析即可求得: 时, 垂直平分 .
(1)证明:①∵ 四边形 和四边形 是正方形,
, , 90,
△ ≌△ (SAS).
②∵ △ ≌△ ,
又 90,
90,
90, .
(2)解:当 时, H垂直平分
理由:如图,连接 ,
∵ 四边形 和四边形 是正方形,
90, 1, .
∵ , , .
∵ , , 垂直平分 E,
当 时, 垂直平分 .
30.分析:(1)分别计算九(2)班的平均分和众数填入表格即可.
(2)根据两个班的平均分相等,可以从中位数的角度去分析这两个班级的成绩.
(3)分别将两组数据代入题目提供的方差公式进行计算即可.
解:(1)九(1)班中位数为:85分.
九(2)班平均分 =85分,
众数为100分.
(2)九(1)班成绩好些,因为两个班级的平均数相同,九(1)班的中位数高,
在平均数相同的情况下,中位数高的成绩相对好,所以(1)班成绩好些.
怎么样?上面的题你会了吗?希望看了这篇初三数学家庭作业试题(苏科版附答案)可以帮您在学习的过程中避免不必要的错误。
【初三数学家庭作业试题(苏科版附答案)】相关文章:
- 上一篇:人教版九年级数学家庭作业
- 下一篇:2013年人教版数学家庭作业测试题
精美图文
网友关注
- []|六年级数学百分数的应用
- []|六年级数学分数除以整数2
- []|六年级数学百分数和分数的互化
- []|六年级数学分数乘法应用题
- []|六年级数学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
- []|六年级数学分数与小数互换
- []|六年级数学较复杂的分数应用题
- []|六年级数学百分数的一般应用题
- []|六年级数学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
- []|初一语文童趣3[人教版]
- []|六年级数学分数除法应用题
- []|六年级数学百分数应用题2
- []|六年级数学轴对称图形1
- []|六年级数学百分数小数和分数的互化
- []|六年级数学购物中的数学
- []|六年级数学轴对称图形2
- []|六年级数学分数除法的计算
- []|六年级数学圆锥
- []|六年级数学圆的面积课件
- []|六年级数学分数乘法
精品推荐
- 【北京特级教师同步复习精讲辅导】2014~2015学年华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课后练习:二次根式的概念和性质@_@课后练习二(含详
- 【北京特级教师同步复习精讲辅导】2014~2015学年华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课后练习:一元二次方程的整数根@_@课后练习二(含详
- 【北京特级教师同步复习精讲辅导】2014~2015学年华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课后练习: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_@课后练习二(含详解
- 【北京特级教师同步复习精讲辅导】2014~2015学年华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课后练习:一元二次方程的判别式@_@课后练习二(含详
- 【北京特级教师同步复习精讲辅导】2014~2015学年华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课后练习:相似三角形的应用@_@课后练习二(含详解共
- 【北京特级教师同步复习精讲辅导】2014~2015学年华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课后练习:相似三角形的应用@_@课后练习一(含详解共
- 【北京特级教师同步复习精讲辅导】2014~2015学年华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课后练习:相似三角形有关的综合问题2@_@课后练习二
- 【北京特级教师同步复习精讲辅导】2014~2015学年华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课后练习:一元二次方程的公共根@_@课后练习一(含详
- 61、2020同步人A数学必修第一册新教材章末综合测评(五) 三角函数 Word版含解析
- 58、2020同步人A数学必修第一册新教材章末综合测评(二) 一元二次函数、方程和不等式 Word版含解析
- 北师大版数学七上-2.1《有理数》课堂教学视频实录-武子洁
- 小升初试卷模拟卷试题人教版 小升初真题卷语文数学英语全套3本 小学生毕业总複习资料 小升初模拟卷 六年级小升初试卷真题
- 北师大版数学七上-1.4《从三个方向看物体形状》课堂教学视频实录-罗海霞
- 《分数典型习题讲评课》小学数学五年级名师优质课观摩视频-特级教师翟运胜
-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五章5.1.3《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_高清
- 2019新版黄冈小状元五年级下册试卷达标卷语文数学英语全套人教版 小学5年级下黄岗同步训练练习题册作业本期中测试卷期末考试卷子
- 北师大版数学七上-1.4《从三个方向看物体形状》课堂教学视频实录-谢宇彤
- 《解决问题的策略》小学数学五年级名师优质课观摩视频-特级教师翟运胜经典课例
- 北师大版数学七上-1.4《从三个方向看物体形状》课堂教学视频实录-陈银飞
- 《分苹果》小学数学大赛课优质课观摩视频-一等奖教学视频及报告-潘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