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十数加 减整十数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8页例1,“做一做”的第1~3题,练习十一的第1、2题.
教学目的
1.使学生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口算.
2.培养学生初步的迁移类推能力.
3.通过练习培养学生认真审题和细心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一套.学生准备若干捆小棒.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出示:3+2 2+7 6-3 9-4
师:计算“2+7”时是怎样想的?(2个一加7个一是9个一,也就是9).“9-4”又是怎样想的?
师:观察一下这组题有什么特点?(都是一位数加减一位数)计算这样的题目要想几个一加减几个一是几个一,也就是几.
2.口答:30里面有几个十?7个十是多少?
3.介绍什么是整十数.
电脑出示:这是多少根小棒?用几来表示?这又是多少根小棒?用几表示?……
师:像10、20、30…这样的数,我们叫它整十数.
刚才我们复习了一位数加减一位数,是用几个一加减几个一的方法.那么“20+10”又该怎样口算呢?(让学生发表各自不同的想法.)
板书课题: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二、探索新知
1.动手操作、初步感知算理.
(1)拿出2捆小棒放在左边,2捆是多少根?再拿出1捆小棒摆在右边,1捆是多少根?那么把左右两部分小棒合在一起一共是多少根小棒?怎样列式?
(2)拿出3捆小棒,去掉2捆,看看现在桌上还剩几捆?是多少根?怎样列式?
师:“好了,看小棒图我们知道20+10=30,如果不看图应该怎样计算呢?
2.脱离实物,逐步抽象概括.
师:同学们想想,20是几个十?(2个十)10是几个十?(1个十)2个十和1个十合起来是几个十呢?也就是几十?(30)
谁能像老师刚才说的那样,试着说说计算20+10时是怎样想的?(找3、4人说.)
师:这道题我们会了,老师再出一道题,谁会说说是怎么想的?30+20(找2、3人说思考过程.)
现在如果不看图,你能不能说说计算30-10时,你是怎么想的?(找3、4人说.)
再出示40-20(找2、3人说思考过程.)
3.总结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方法.
师:“例1的两道题我们学会了,谁能完整地说说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怎么想?”
小结: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是用几个十加、减几个十是几个十就是几十.
4.及时反馈,巩固新知.(电脑出示.)
(1)做第1题.
图的左边一盒有多少瓶墨水?(10瓶)有这样的几盒,一共是多少瓶?(40瓶)右边一共有多少瓶墨水?(20瓶)
根据这幅图列两道算式,把书翻到第48页填上结果.
反馈:40+20,60-40怎么想的?
(2)做第2题.
对比练习:3+2 4+5 6-4
30+20 40+50 60-40
请你们观察、比较一下每一组上、下两题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师:“4+5是4个一加5个一,40+50是4个十加5个十.计算这样题要注意想4个十加5个十是9个十,也就是90,千万别把末尾的0丢掉.
(3)做第3题.
注意:计算时要看清数位,个位和个位上的数相加,十位和十位上的数相加.
三、巩固练习,形成技能
1.接力赛.(学生竖行排列,第一名同学得出结果,告诉第二名同学继续计算.)
20+60→( )-30→( )+50→( )-40→( )+10……
2.帮小熊改错.
40+1=50 30+20=5
80-20=6 7+50=37
3.邮递员送信.
在黑板上贴出小猫、小象、小熊猫、小猴四个信箱发给学生一张口算卡片,根据得数放入正确的信箱.
20+20 50-20 10+40 60-40 40-10
30+30 90-40 80-10 30+10 10+50
4.登山夺红旗.
四、全课总结、完善新知
今天你们学会了什么?计算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应该怎么想?掌握这个方法可以提高我们的口算速度,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计算中要认真、细心、仔细.
教学设计说明
本书课对算理的理解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难点,同时计算教学的内容又较为枯燥.因此在教学设计时,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与10以内加减法基本相同,只是计数单位不同,它是以“十”为计数单位.在复习铺垫中为了使学生的新旧知识建立联系,减缓学生的学习坡度,重点复习10以内的加、减法和数的组成,突出计数单位“一”.这样有利于学生运用知识的迁移规律,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使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去获得新知.
2.在探索新知部分,根据低年级儿童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让学生充分地摆小棒,使学生手、口、脑并用,借助直观操作,先感知算理;再逐步脱离实物,初步概括口算方法;最后再经过归纳、概括得出一般方法.这样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全过程,把动作、思维、语言表达有机结合起来.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符合教学循序渐进的原则.
3.针对计算课较为枯燥的特点,在练习设计上不拘泥于教科书,尽量使练习生动、有趣.对学生易错的地方特别进行了对比、区分.“帮小熊改错”的练习,不仅巩固新知,而且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良好学习习惯.在“邮递员送信”的游戏中,设计了几封不能投递的信,培养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
【整十数加 减整十数】相关文章:
- 上一篇:苏教版国标第二册教案
- 下一篇:带小括号的两步式题
相关数学教学设计推荐
精美图文
网友关注
精品推荐
- 【北京特级教师同步复习精讲辅导】2014~2015学年华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课后练习:二次根式的概念和性质@_@课后练习二(含详
- 【北京特级教师同步复习精讲辅导】2014~2015学年华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课后练习:一元二次方程的整数根@_@课后练习二(含详
- 【北京特级教师同步复习精讲辅导】2014~2015学年华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课后练习: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_@课后练习二(含详解
- 【北京特级教师同步复习精讲辅导】2014~2015学年华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课后练习:一元二次方程的判别式@_@课后练习二(含详
- 【北京特级教师同步复习精讲辅导】2014~2015学年华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课后练习:相似三角形的应用@_@课后练习二(含详解共
- 【北京特级教师同步复习精讲辅导】2014~2015学年华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课后练习:相似三角形的应用@_@课后练习一(含详解共
- 【北京特级教师同步复习精讲辅导】2014~2015学年华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课后练习:相似三角形有关的综合问题2@_@课后练习二
- 【北京特级教师同步复习精讲辅导】2014~2015学年华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课后练习:一元二次方程的公共根@_@课后练习一(含详
- 61、2020同步人A数学必修第一册新教材章末综合测评(五) 三角函数 Word版含解析
- 58、2020同步人A数学必修第一册新教材章末综合测评(二) 一元二次函数、方程和不等式 Word版含解析
- 20 勇气_第一课时(二等奖)(冀教版六年级下册)_T1371192
- 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三课 搭一搭⚖⚖
- 北师大版数学七上-2.1《有理数》课堂教学视频实录-刘学军
- 北师大版数学七上-1.4《从三个方向看物体形状》课堂教学视频实录-袁媛
- 北师大版数学七上-1.4《从三个方向看物体形状》课堂教学视频实录-覃才用
-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认识东、南、西、北》
- 小升初数学择校难题三角形面积转换成比例讲解及练习优司芙品数学19年6月12
- 2019新版黄冈小状元五年级下册试卷达标卷语文数学英语全套人教版 小学5年级下黄岗同步训练练习题册作业本期中测试卷期末考试卷子
- 高职高考数学公式
- 北师大版数学七上-1.4《从三个方向看物体形状》课堂教学视频实录-徐巧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