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二年级数学——1—4的乘法口诀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经历2、3、4和1的乘法口诀的编写过程,理解这些口诀的意义和结构,初步掌握乘法口诀的编写方法,记忆这些乘法口诀,并会用它们来计算有关的乘法题。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难点 重点:乘法口诀的含义,熟记乘法口诀,应用乘法口诀计算有关乘法。
难点:乘法口诀的结构,相邻口诀之间的联系。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7-9页想想做做第1--4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教师启发性谈话:小朋友,我们已经初步认识了乘法,下面有几道乘法算式,谁能读一读乘法算式,并说一说各表示什么意思.
23读作( )乘以( ),表示( )个( )相加;
34读作( )乘以( ),表示( )个( )相加;
45读作( )乘以( ),表示( )个( )相加;
67读作( )乘以( ),表示( )个( )相加.
你们已经知道这些乘法算式所表示的意思,能不能算出得数。指名学生尝试,并请知道答案的小朋友说说为什么算得这么快。(用乘法口诀进行计算的)
谈话:乘法口诀是我国的一大发明,运用了乘法口诀计算乘法就能把乘法算得很快,小朋友,你们想学会乘法口诀吗?今天我们就到儿童乐园去学习2、3、4的乘法口诀吧!(板书课题)。
二、深入探究
1、学习2的乘法口诀。
多媒体演示跷跷板画面。
(1)提问:小朋友,你们看到了些什么?(明确:1个跷跷板上坐2个人,2个跷跷板上坐4个人)
(2)提问:1个跷跷板上坐2个人,1个2是几?你会列出乘法算式吗?还可以怎么列?板书:12=2 21=2
指着12=2说:为了方便计算,人们就编出了口诀一二得二,它就表示1个2是2。指名说说一二得二的意思。
指着21=2说:2乘1等于2也表示1个2等于2,所以我们也能用口诀一二得二来计算。
(3)提问:2个跷跷板上坐4个人,2个2是4我们可以怎样列算式?
板书:22=4 谁能编一句口诀?根据回答板书:二二得四
追问:二二得四表示什么意思?
(4)教师叙述:小朋友,刚才我们编了口诀一二得二、二二得四,这两句就是2的乘法口诀。乘法口诀中的前两个数表示两个乘数,口诀的后半部分是积。
(5)学生自由背诵记忆2的乘法口诀。
2、学习3的乘法口诀。
谈话:离开了跷跷板,我们再到秋千架那里去看看吧!
课件出示荡秋千画面。
(1)提问:小朋友,你们看到了些什么?图上共有几个秋千架?每个秋千架坐几个人?
你能仿照刚才的跷跷板列出一些乘法算式吗?(学生自由发言,并板书相应算式13=3 23=6 33=9, 如果有写出31= 32= 的写在旁边)
(2)你能根据(前三个)算式编出口诀吗?学生同桌交流。
全班交流:一三得三 二三得六 三三得九
分别说说这三句口诀表示什么意思?
说明:这三句就是3的乘法口诀。
(3)想一想:31= 32= 用什么口诀算?
强调:31和13都用一三得三这句口诀计算,32和23都用二三得六这句口诀计算。
(4)学生自由背诵记忆3的乘法口诀。
3、学习4的乘法口诀。
谈话:小朋友学得真不错,咱们继续往前看看吧!
课件出示小火车画面。
(1)提问:这幅图是什么意思呢?那小火车上到底有多少人?我们来画张表算一算。
车厢的个数 1 2 3 4
人数 4 8 12 16
谈话:数一数,1个车厢有几人?2个车厢有几人?怎么知道的?3个车厢、4个车厢呢?
(2)看表让学生交流:你会列什么乘法算式?会说什么口诀?
讨论交流得出:
14=4 一四得四
24=8 二四得八
34=12 三四十二
44=16 四四十六
小结:4的乘法口诀由四句,积是十几时中间的得字就可以去掉。
(3)想一想:41= 42= 43= 各用哪句口诀计算呢?
4、学习1的乘法口诀。
2,3,4的乘法口诀编完了,谁能告诉大家,1乘以1得几呢?怎样编出口诀呢?让学生自己填写11=□,并编出口诀一一得一
教师板书:11=1,一一得一
三、巩固练习
1、想想做做第1题。
师读题,明确要求:(1)看算式摆小棒(2)把算式填写完整(3)把口诀填完整
集体完成第1小题后,让学生独立完成后2小题。
集体交流反馈。
2、想想做做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互相检查。
3、想想做做第4题。
游戏:帮小青蛙找家。
学生先独立连线,然后用课件演示交流答案。
4、想想做做第3题。
同桌互相出乘法算式,用口诀计算。
四、全课总结
小朋友,今天你有什么收获?你能回家吧今天学到的口诀背给爸爸妈妈听吗?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1—4的乘法口诀】相关文章:
- 上一篇: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乘加乘减2
- 下一篇:苏教版二年级数学——1-4的乘法口诀练习课
相关数学教学设计推荐
- [教学设计]|人教版2015年度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 [教学设计]|苏教版2015年度第2学期二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附...
- [教学设计]|公开课二年级下册《数学广角推理》教学设计与反思
- [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搭一搭>>教学反思
- [教学设计]|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和教学进度
- [教学设计]|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100以内的笔算加减...
- [教学设计]|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寻找身体上的数学”秘密”》...
- [教学设计]|《混合运算》教学设计(第2课时)
- [教学设计]|新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整理与复习》教学设...
- [教学设计]|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表内乘法二教学设计
精美图文
网友关注
- []|方程应用数字问题课件
- []|九年级上数学证明(二)回顾与思考
- []|面积问题
- []|你能证明它们吗(三)
- []|华师大求二次函数解析式
- []|根与系数的关系
- []|华师大九年级数学单元复习-分式
- []|零指数幂与负整指数幂正式
- []|课题学习:猜想、证明、拓广
- []|方格作图范例图解
- []|反比例函数图象性质及应用复习
- []|根与系数的关系
- []|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2)
- []|方程应用数字问题课件
- []|你能证明它们吗(三)
- []|面积问题
- []|方差课件
- []|反比例函数的应用之一面积问题
- []|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2
- []|方格作图范例图解
精品推荐
- 【北京特级教师同步复习精讲辅导】2014~2015学年华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课后练习:二次根式的概念和性质@_@课后练习二(含详
- 【北京特级教师同步复习精讲辅导】2014~2015学年华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课后练习:一元二次方程的整数根@_@课后练习二(含详
- 【北京特级教师同步复习精讲辅导】2014~2015学年华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课后练习: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_@课后练习二(含详解
- 【北京特级教师同步复习精讲辅导】2014~2015学年华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课后练习:一元二次方程的判别式@_@课后练习二(含详
- 【北京特级教师同步复习精讲辅导】2014~2015学年华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课后练习:相似三角形的应用@_@课后练习二(含详解共
- 【北京特级教师同步复习精讲辅导】2014~2015学年华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课后练习:相似三角形的应用@_@课后练习一(含详解共
- 【北京特级教师同步复习精讲辅导】2014~2015学年华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课后练习:相似三角形有关的综合问题2@_@课后练习二
- 【北京特级教师同步复习精讲辅导】2014~2015学年华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课后练习:一元二次方程的公共根@_@课后练习一(含详
- 61、2020同步人A数学必修第一册新教材章末综合测评(五) 三角函数 Word版含解析
- 58、2020同步人A数学必修第一册新教材章末综合测评(二) 一元二次函数、方程和不等式 Word版含解析
- 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余数和除数的关系》
- 北师大版数学七上-1.4《从三个方向看物体形状》课堂教学视频实录-许伟
- 北师大版数学七上-2.1《有理数》课堂教学视频实录-刘玉月
- 2019秋黄冈小状元六年级上语文数学英语作业达标卷口算速算部编版人教版小学同步黄岗试卷测试卷6年级上册语数英书同步训练七本套
- 《和的奇偶性》小学数学五年级优质课观摩视频-特级教师张冬梅-第十八届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观摩课
- 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周第2课时《我们的测量》宝丰街小学庞志荣
-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五章5.1.1《相交线》_高清
- 北师大版数学七上-2.1《有理数》课堂教学视频实录-王文英
- 北师大版数学七上-2.1《有理数》课堂教学视频实录-周遵磊
- 北师大版数学七上-2.1《有理数》课堂教学视频实录-戚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