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数学思想灵活渗透
数学思想方法是对数学知识内容和所使用方法的本质认识,它是从某些具体的数学认识过程中提炼出来的一些观点,并且在后续的研究中被反复证实是正确的。笔者通过日常教学的探索,得出从以下几点入手确实行之有效。
一、化归思想无处不在
化归思想是指将一个难以解决的,或是复杂的问题通过有意识的转化,归结为容易解决,或是已经解决了的问题的思想和方法,它是数学教学中最基本的思想方法。化归在数学中几乎无处不在,它的基本功能是使生疏化成熟悉、复杂化成简单、抽象化成直观、含糊化成明朗。
例如,有次学生自编了一道题:“从我家到学校共有600米,我每分钟走55米,12分钟能走到学校吗?”我将这道题写在黑板上,教室里顿时安静下来,有的在沉思,有的在小声嘀咕:“会列式,可怎么算呀?”还有个别学生说:“没学过,不会算。”这时,我微笑着说:“想想我们学过的知识。”适当的引导是必要的,不能让孩子在困难面前止步不前。话音刚落,就有孩子站起来说:“老师,我会做。”说完就跑到黑板上演板起来:55×12=55×4×3=220×3=660(米),660>600。答:12分钟能走到学校。有同学就质问他,明明是乘12你怎么变成乘4又乘3的?“以前不是学过7×2×5=7×10吗?那我想反过来用也是可以的呀。”我不禁微笑着带头给他鼓起掌来。这时又有一位同学站起来:“老师,我还有其他的方法解答这题。”她在黑板上写到:55×10=550(米),55×2=110(米),550+110=660(米),660>600。答:12分钟能走到学校。并解释说,我先算他10分钟走多少米,再算2分钟走多少米,然后加起来一共是12分钟走多少米。这时班上再次响起掌声。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又有一位学生站了起来:“老师,我也有不同的解法。”我也让他到黑板上书写:600÷12=600÷3÷4=200÷4=50(米),50<55。答:12分钟能走到学校。理由是我们学过12÷6=12÷2÷3。我不禁对他们竖起大拇指来,学生思维的敏捷与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让我惊喜不已。
二、教学生学会猜想
数学方法理论的倡导者波亚利曾说:“在数学的领域中,猜想是合理的、值得尊重的,是负责任的态度。”数学猜想,实际是一种数学想象,是人的思维在探索数学规律和本质时的一种策略,是建立在事实和已有经验基础上的一种假定,是一种合理推想。
苏教版教材的一个特点就是学生能通过自己的探索从练习中获得新知,这就需要孩子学会猜想与验证。教学《约数、倍数》这一章有一组习题——求出下面每组数的最小公倍数:3和
5、13和
6、9和
10、8和11。学生在解答后一般很容易得出这四组数的最小公倍数是它们的乘积。这时老师抛出问题:当两个数是什么关系时,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就是它们的乘积呢?学生的猜想是:当两个数不是倍数关系的时候。由于受上题倍数关系的影响,学生得出这个结论也很正常。这时千万不要批评而是表扬这位同学的大胆猜测,猜测使成功更近了一步!并让他与其他同学一起根据这个假设去探讨、去思考、去验证。各抒己见时,就有学生提出质疑,为什么8和10的最小公倍数不是80而是40呢?从而推翻这种假设,引发学生更深层次的思考。通过这一过程,再引入了解各自因数的情况,这样学生就会豁然开朗,找到真正的结论。原来是当两个数的相同因数只有1时,它们的最小公倍数就是它们的乘积。
在有些情况下,教猜想比教证明更为重要。学生在猜想过程中,新旧知识的碰撞会激发智慧的火花,思维会有很大的跳跃,能提高数感,发展推理能力,锻炼数学思维。如果教师在教学中能够做到认真钻研教材,深入挖掘教材中隐含的数学思想方法,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将让学生受用一生!
【浅论数学思想灵活渗透】相关文章:
- 上一篇:为什么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能成为课改的卖点
- 下一篇:素质教育对小学数学教师素质的要求
相关数学数学论文推荐
精美图文
网友关注
- [题型归纳]|2016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检测试卷(新苏教版)...
- [题型归纳]|2016年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测试题
- [教学设计]|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十几减8、7》教案
- [题型归纳]|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小数的初步认识练习题(201...
- [考前复习]|2016年高考数学超常发挥的技巧
- [考前复习]|高考数学怎样才能达到145分
- [答题技巧]|中考数学答题方法:选择题
- [题型归纳]|沪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数与运算随堂练习题
- [考前复习]|2016年高考数学复习的方法和重点
- [说课稿]|听课心得体会 听《小数的意义》反思
- [题型归纳]|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确定位置练习题(2016年)
- [知识点总结]|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 [说课稿]|小学数学公开课评课 听《三角形三边关系》反思
- [教学设计]|苏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十几减9》教案
- [题型归纳]|小学五年级数学方程与代数课后练习题:下学期
- [题型归纳]|中考数学专项试题:全等三角形
- [教学设计]|五年级数学上册《梯形的面积》教学案例
- [题型归纳]|2016年一年级下册数学同步检测题:厘米、米的认识...
- [题型归纳]|2016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试卷(人教版)
- [题型归纳]|冀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课后练习题: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
精品推荐
- 【北京特级教师同步复习精讲辅导】2014~2015学年华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课后练习:二次根式的概念和性质@_@课后练习二(含详
- 【北京特级教师同步复习精讲辅导】2014~2015学年华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课后练习:一元二次方程的整数根@_@课后练习二(含详
- 【北京特级教师同步复习精讲辅导】2014~2015学年华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课后练习: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_@课后练习二(含详解
- 【北京特级教师同步复习精讲辅导】2014~2015学年华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课后练习:一元二次方程的判别式@_@课后练习二(含详
- 【北京特级教师同步复习精讲辅导】2014~2015学年华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课后练习:相似三角形的应用@_@课后练习二(含详解共
- 【北京特级教师同步复习精讲辅导】2014~2015学年华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课后练习:相似三角形的应用@_@课后练习一(含详解共
- 【北京特级教师同步复习精讲辅导】2014~2015学年华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课后练习:相似三角形有关的综合问题2@_@课后练习二
- 【北京特级教师同步复习精讲辅导】2014~2015学年华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课后练习:一元二次方程的公共根@_@课后练习一(含详
- 61、2020同步人A数学必修第一册新教材章末综合测评(五) 三角函数 Word版含解析
- 58、2020同步人A数学必修第一册新教材章末综合测评(二) 一元二次函数、方程和不等式 Word版含解析
- 高职高考数学公式
- 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有余数除法的简单应用》
- 君晓天云【顺丰江苏适用】2019秋全新 亮点给力大试卷二年级上册 语文人教版+数学苏教版 2年级上试卷 两本 小学生单元期中期末综合测试卷
- 北师大版数学七上-2.1《有理数》课堂教学视频实录-聂岸
- 《复式统计表》小学数学名师优质课观摩视频-特级教师翟运胜经典课例
- 小升初数学:经典小升初几何问题,怎么求图中4个叶子阴影面积
- 北师大版数学七上-1.4《从三个方向看物体形状》课堂教学视频实录-陈亚荣
- 北师大版数学七上-2.1《有理数》课堂教学视频实录-刘玉月
- 《分数再认识》小学数学五年级优质课观摩视频-特级教师刘松
- 北师大版数学七上-2.1《有理数》课堂教学视频实录-刘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