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2 角的度量》教案教学设计
2角的度量
一课 时
教学内容
角的度量。(教材第40、第41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联系已有的学习经验,体会计量角的大小需要有统一的计量单位,认识角的计量单位,建立1°角的表象。
2.使学生在自己观察、交流的基础上,认识量角器的结构与功能;经历探索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和过程,初步掌握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
3.使学生通过量角,感受角的大小与所画边的长短无关;初步感知三角尺上三个内角和的特点。
重点难点
重难点:会用量角器正确地量角的度数,初步感知三角尺上三个内角和的特点。
教具学具
课件、量角器。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认识了角,你知道怎样画出一个角吗?
生:从一点起画两条射线,可以组成一个角。
教师在黑板上画出一个角。
师:你能画出一个比这个角更大或更小一些的角吗?
请两个学生上黑板画,其他学生在练习纸上画;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师:要画一个比这个角更大的角,你是怎么想的?画一个小一些的角呢?
生:角的两条边叉开得大,角就大一些;角的两条边叉开得小,角就小一些。
师:比较老师画的角和刚才××同学画的角,你能知道××同学画的角比老师画的角大多少吗?
生:不知道。
师:要想准确地比较角的大小,就要有统一的计量单位和度量工具。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角的度量。(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联系上节课所学的角的意义,自然地过渡到对角的大小的研究。通过设疑,揭示本节课所要解决的问题】
二 探究体验,经历过程
1.认识计量角的单位。
师:联系测量长度和面积的经验,想想怎样才能准确地知道一个角的大小呢?
(如果多数学生仍然感到困难,再次提示:计量长度是用了一个1 cm的长度单位,计量面积是用了一个1 cm2的面积单位,那么计量角度呢?)
生:需要一个1份的角作单位。
师:是啊!要准确测量一个角的大小,应该用一个合适的角作单位来量。人们将圆平均分成360份,将其中1份所对的角作为度量角的单位,它的大小就是1度,记作1°。根据这一原理,人们制作了度量角的工具——量角器。量角器是把半圆分成180等份制成的。
【设计意图:采用类比迁移的方法引出计量角的单位,使学生明确计量单位的本质,即选择一个相对比较小的部分作为标准。引导学生能从更深的角度认识测量的一般方法】
2.认识量角器。
师:每个人拿出自己的量角器。仔细观察,你看到些什么?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
学生观察量角器,相互交流;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组织学生交流汇报:
生1:量角器是一个半圆形,把半圆平均分成180等份,每一份就是1度角,量角器也可以看作是由180个1°角拼在一起的。
生2:量角器上有许多刻度线,量角器上的度数有从右边数起的,也有从左边数起的。
师:量角器上内圈刻度是按逆时针方向排列的,外圈刻度是按顺时针方向排列的。刻度线汇集的一点,是量角器的中心点。现在请同学们先从右边起,依次找出0°、20°、90°、135°和180°的刻度线;再从左边起,依次找出这些度数的刻度线,指给小组同学看看。
学生在小组内进行活动;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设计意图:在引导学生明确量角器作为度量工具的必要性后,放手让学生自主观察、通过交流认识量角器的结构。在量角器上找出指定度数的角,实际上是为了在量角器上正确地读数作准备的】
3.探索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
师:从图中你能看懂怎样量角吗?试着完成下面的填空。(课件出示:教材第41页例1)
生:量角的步骤1)把量角器的中心与角的顶点重合,0°刻度线与角的一条边重合。
(2)角的另一边所对的量角器上的刻度,就是这个角的度数。
师:你能照样子量出教材第40页∠2的度数吗?试一试。
学生尝试自己量角;教师巡视了解情况,指导个别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组织学生汇报交流测量角的结果。
师:在小组里说说,怎样使用量角器量角?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师生小结:量角的时候,把量角器的中心点与角的顶点重合,0°刻度线与角的一条边重合;然后看另一条边所对齐的刻度线,就可以读出刻度。
【设计意图: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之一。教学时注意让学生在看图的基础上初步感受,然后进行模仿性练习,通过观察、操作、演示和交流,学生可以逐步明确量角的三个步骤】
三 课末总结,梳理提升
师:本节课我们研究了什么内容?我们是联系哪些知识来研究角的计量单位和度量工具的?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在小组里说一说。
学生在小组内自由交流各自的收获体会。
【设计意图:在回顾总结环节,不仅复习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更注意渗透数学学习的方法。让学生在小组里说说学习收获,可以给每个学生都提供发言的机会】
四 课堂作业新设计
A类
下面两个角哪个大些?大多少?
(考查知识点:角的度量;能力要求:能估测角的度数)
B类
先估计,再量出下面各角的度数。
∠1= ∠2= ∠3=
(考查知识点:角的度量;能力要求:能正确量出角的度数)
参考答案
课堂作业新设计
A类
略
B类
45° 30° 130°
教材习题
教材第41页“做一做”
1. 50° 55°
2. 45° 45° 发现: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3. 20° 90° 120°
板书设计
角的度量
量角工具:量角器
计量单位:1°
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与两边张开的大小有关。
【新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2 角的度量》教案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 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线段、直线、射线和角》教学设计教案
相关数学教学设计推荐
- [教学设计]|苏教版四年级数学公开课教案 可能性及可能性的大小
- [教学设计]|西师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 [教学设计]|最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生日》优质课教案设...
- [教学设计]|新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整理和复习》教案教...
- [教学设计]|2015学年度第二学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附...
- [教学设计]|《小数的大小比较》教学设计
- [教学设计]|最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比身高(1)》教案...
- [教学设计]|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小数的意义》教学设计优...
- [教学设计]|公里和千米如何换算教程
- [教学设计]|审定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运算定律》教学设计教案...
精美图文
精品推荐
- 【北京特级教师同步复习精讲辅导】2014~2015学年华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课后练习:二次根式的概念和性质@_@课后练习二(含详
- 【北京特级教师同步复习精讲辅导】2014~2015学年华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课后练习:一元二次方程的整数根@_@课后练习二(含详
- 【北京特级教师同步复习精讲辅导】2014~2015学年华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课后练习: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_@课后练习二(含详解
- 【北京特级教师同步复习精讲辅导】2014~2015学年华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课后练习:一元二次方程的判别式@_@课后练习二(含详
- 【北京特级教师同步复习精讲辅导】2014~2015学年华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课后练习:相似三角形的应用@_@课后练习二(含详解共
- 【北京特级教师同步复习精讲辅导】2014~2015学年华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课后练习:相似三角形的应用@_@课后练习一(含详解共
- 【北京特级教师同步复习精讲辅导】2014~2015学年华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课后练习:相似三角形有关的综合问题2@_@课后练习二
- 【北京特级教师同步复习精讲辅导】2014~2015学年华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课后练习:一元二次方程的公共根@_@课后练习一(含详
- 61、2020同步人A数学必修第一册新教材章末综合测评(五) 三角函数 Word版含解析
- 58、2020同步人A数学必修第一册新教材章末综合测评(二) 一元二次函数、方程和不等式 Word版含解析
- 小升初数学择校难题三角形面积转换成比例讲解及练习优司芙品数学19年6月12
- 北师大版数学七上-2.1《有理数》课堂教学视频实录-蔡银凤
- 《和的奇偶性》小学数学五年级优质课观摩视频-特级教师张冬梅-第十八届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观摩课
- 北师大版数学七上-2.1《有理数》课堂教学视频实录-聂岸
- 20 古诗两首_第一课时(特等奖)(苏教版六年级下册)_T181585
- 大鹏老师讲小升初数学
- 2019新版黄冈小状元五年级下册试卷达标卷语文数学英语全套人教版 小学5年级下黄岗同步训练练习题册作业本期中测试卷期末考试卷子
- 《空中课堂》二年级下册 数学第一单元第1课时
- 一年级上册同步训练小学语文默写能手人教版数学计算能手苏教版共2本练习簿部编版心算速算口算题卡天天练生字试卷书2019通城学典
- 北师大版数学七上-2.1《有理数》课堂教学视频实录-闵礼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