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图形的运动》导学案设计
课题 |
图形的运动
课型
新授课
设计说明
1.课件演示,直观形象地再现图形变换的过程。
通过课件演示,学生对于图形的变换过程一目了然,直观形象,有利于学生有条理地表述图形变换的过程,巩固平移和旋转的知识,突出教学重点。
2.操作交流,体验图形变换的多种方法。
在图形的变换中得到了同样的变换,但思考的角度不同,常常会引出不同的操作过程。因此,本设计在组织学生开展活动时,先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再组织大家进行交流,让学生在交流中感受不同的具有个性的操作方法。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七巧板 方格纸 三角尺 三角形 平行四边形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图形的运动(1)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效果检测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6分钟)
1.引导学生思考:
(1)什么是平移和旋转?平移和旋转有什么特点?
(2)用两个三角形设计一个图案,说一说你是怎样设计的。
2.导入新课,交代新知。
1.回答问题。
(1)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沿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这样的图形运动称为平移。围着一个点或轴转动的现象称为旋转。
(2)设计与操作,同桌互相说出变换过程,并汇报。
2.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1.将三角形绕点A逆时针旋转180°。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18分钟)
1.(课件出示教材32页上面和中间例题)探究将图①和图②移入七巧板相应的位置上的方法。
(1)引导学生思考:怎样通过平移和旋转将图①和图②移入七巧板相应的位置上?
(2)组织学生拿出方格纸、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动手移一移,转一转。
(3)鼓励学生用语言描述自己的变换过程。(教师相机课件演示)
2.(课件出示教材32页下面例题)组织学生按照下面的流程探究将三角形进行旋转、平移的方法。
(1)想象变换后的图形所在的位置。
(2)动手操作。
(3)交流画法。
(4)学生汇报,教师课件配合演示。
1.(1)观察、思考、小组内交流。
(2)操作并选代表汇报。
(3)描述变换过程。图①先向上平移4格,再向左平移10格。图②先向左平移9格,再绕直角顶点逆时针旋转90°。或图①先向左平移10格,再向上平移4格;图②先绕直角顶点逆时针旋转90°,再向左平移9格。方法不唯一。
2.想象、操作、交流、汇报。
先找准旋转中心点O,再把短的直角边绕点O顺时针旋转90°并画出相对应的线段,接着把长的直角边绕点O顺时针旋转90°并画出相对应的线段,再连接,得到图形B。然后找到图形B的顶点,画出每个顶点向右平移5格后的对应点,再连接,就得到图形C。
2.三角形ABC经过怎样的变换才能得到三角形A′B′C′?
3.画出下图先绕点O逆时针旋转90°,再向下平移3格后的图形。
三、巩固新知。(10分钟)
1.完成教材33页“练一练”1题。(通过思考、操作,使学生能清楚地描述图形的变换过程,巩固图形变换的方法)
2.完成教材33页“练一练”2题。(在具体的操作中培养学生操作与描述相结合的能力,使每一个操作的动作与规范的数学语言结合起来)
3.鼓励学生用手中的七巧板设计一幅美丽的图案。(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实践能力)
1.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合作交流,说出变换的过程。
2.动手操作,展示作品。
3.小组合作,在方格纸上摆一摆,自己设计出美丽的图案,并说出自己的设计过程。
4.用平移或旋转设计一幅美丽的图案。
四、课堂总结。(6分钟)
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
谈谈本节课的收获。
教师批注
第2课时 图形的运动(2)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效果检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6分钟)
1.组织学生说一说三角形ABC是经过怎样的变换得到三角形A′B′C′的。
2.组织学生到台上演示。
3.导入新课,交待新知。
1.汇报变换方法。
2.边演示边描述。
3.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1.(1)画出六边形先向下平移3格,再向右平移2格后的图形。
(2)画出小旗绕点O逆时针旋转90°后的图形。
二、实践探究。(18分钟)
1.课件出示教材33页“试一试”。
2.引导学生思考:怎样将图2“还原”为图1?
3.与同伴交流后记录还原的过程。
4.鼓励学生利用学具,按照自己的思考过程动手操作,还原成原来的图形。
5.组织学生描述自己的操作过程。(让学生体验方法的多样性)
1.理解题意。
2.独立思考问题。
3.同伴之间交流自己的还原方法,并记录还原的过程。
4.动手操作,汇报。
(将A卡片向右移动2格;将B卡片先向上移动2格,再向左移动2格,最后绕右下角的点逆时针旋转90°)
5.描述自己的操作过程。
2.风车图形中的4个三角形是如何变成长方形的?
三、拓展提高。(10分钟)
1.完成教材34页“练一练”3题。
(通过观察、思考、想象、记录,加深对的图形的运动的认识)
2.完成教材34页“练一练”4题。
1.先观察思考,然后记录还原的过程,并与同伴交流。
2.想象四个图形的运动过程,独立记录,全班交流。
3.左图通过怎样的变换得到右图?
四、课堂总结。(6分钟)
总结本节课的收获。
谈谈本节课的收获。
【最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图形的运动》导学案设计】相关文章:
相关数学教学设计推荐
- [教学设计]|六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苏教版)
- [教学设计]|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圆环的面积》教学设计与反思
- [教学设计]|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百分数的认识》教学设计与反思...
- [教学设计]|北师大版六年级《比赛场次》数学教案
- [教学设计]|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 [教学设计]|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评课稿
- [教学设计]|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鸽巢问题一》教学设计优...
- [教学设计]|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圆柱的认识》教学设计优...
- [教学设计]|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扇形》教案与反思
- [教学设计]|新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制订旅游计划”教学设计...
精美图文
精品推荐
- 【北京特级教师同步复习精讲辅导】2014~2015学年华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课后练习:二次根式的概念和性质@_@课后练习二(含详
- 【北京特级教师同步复习精讲辅导】2014~2015学年华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课后练习:一元二次方程的整数根@_@课后练习二(含详
- 【北京特级教师同步复习精讲辅导】2014~2015学年华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课后练习: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_@课后练习二(含详解
- 【北京特级教师同步复习精讲辅导】2014~2015学年华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课后练习:一元二次方程的判别式@_@课后练习二(含详
- 【北京特级教师同步复习精讲辅导】2014~2015学年华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课后练习:相似三角形的应用@_@课后练习二(含详解共
- 【北京特级教师同步复习精讲辅导】2014~2015学年华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课后练习:相似三角形的应用@_@课后练习一(含详解共
- 【北京特级教师同步复习精讲辅导】2014~2015学年华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课后练习:相似三角形有关的综合问题2@_@课后练习二
- 【北京特级教师同步复习精讲辅导】2014~2015学年华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课后练习:一元二次方程的公共根@_@课后练习一(含详
- 61、2020同步人A数学必修第一册新教材章末综合测评(五) 三角函数 Word版含解析
- 58、2020同步人A数学必修第一册新教材章末综合测评(二) 一元二次函数、方程和不等式 Word版含解析
- 《分数再认识》小学数学五年级优质课观摩视频-特级教师刘松
- 《解决问题的策略》小学数学五年级名师优质课观摩视频-特级教师翟运胜经典课例
- 苏科版数学八年级下册9.2《中心对称和中心对称图形》
- 北师大版数学七上-2.1《有理数》课堂教学视频实录-张瑜
- 北师大版数学七上-2.1《有理数》课堂教学视频实录-刘伟丽
- 北师大版数学七上-1.4《从三个方向看物体形状》课堂教学视频实录-李爱华
- 小升初数学 面积问题 这个题目有点难 不用相似三角形你会么?
- 《倍数的秘密》小学数学五年级名师优质课观摩视频-特级教师翟运胜经典课例
- 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下册7.2《探索平行线的性质》
- 《列举-解决问题的策略》小学数学五年级名师优质课观摩视频-特级教师翟运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