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研随笔:探究“自然数”
前两天,我的徒弟之一兰兰对我说:“组长,今天放学路队时,我们班一个家长问我什么是自然数,我不知道该怎么给他说。”
听到这个问题,我猛地一愣,因为这种纯概念性的东西的确不好准确表达,凭着记忆,我感觉“自然数”的定义仿佛是:像0、1、2、3……这样的数叫自然数。
究竟准确与否,我不敢肯定。看来要想给学生一杯水,我们老师有一缸水都不够,得让自己变成“自来水管”!O(∩_∩)O哈哈~
于是乎,我为了让自己变成“无所不知”的人(这是不现实的),开始四处查找关于“自然数”的资料。以下是我的收获,和大家共享,尤其是教数学的同仁们!
自然数概念指用以计量事物的件数或表示事物件数的数 。 即用数码0,1,2,3,4,……所表示的数 。自然数由0开始 , 一个接一个,组成一个无穷集体。
说的通俗点就是:我们在数物体的时候,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1,2,3,……叫做自然数。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0也是自然数。
但这样的解释似乎无法满足我的求知欲,于是我开始翻自己的书架,终于发现了如下阐述:
苹果是一个个分离的、独立存在的,像这类东西(数学上称作集)在数数目的时候,回答是多少个,这类东西就称作离散量。如:人群、鸟群、棍子捆,全都是离散量,因为这些都是一个个相互分离的。在数离散量时总是说1,2,3,……,称为自然数。
与数多少个的离散量相比较,像测量水有多少这样的量称作连续量。因为桶里的水不是一个个分离的,而是连续变化的。水无论分到多么细小也是水,是不会变的。还有,当把两个桶里的水倒在一起,仍然是连续的水,看不到有接缝的地方。像这样能够自由地分开和结合东西就称为连续量。
然而,离散量和连续量的区别也并不是绝对的。例如:3个人分吃2个苹果,因为不好分割,就把苹果榨成汁,分给三个人喝果汁。这就是把离散量的苹果变成了连续量的苹果汁,从而解决了问题。
离散量要数,连续量是需要测量的。
看到这些,我不仅加深了对自然数概念的理解,也顿时明白了很多原来似懂非懂的问题。真是学无止境啊!我想明白了这些,等到第七单元讲《古人计数》这节课时,我一定会把课上的有点深度的。
【小学数学教研随笔:探究“自然数”】相关文章:
★ 小学数学论文
相关数学数学论文推荐
精美图文
精品推荐
- 【北京特级教师同步复习精讲辅导】2014~2015学年华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课后练习:二次根式的概念和性质@_@课后练习二(含详
- 【北京特级教师同步复习精讲辅导】2014~2015学年华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课后练习:一元二次方程的整数根@_@课后练习二(含详
- 【北京特级教师同步复习精讲辅导】2014~2015学年华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课后练习: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_@课后练习二(含详解
- 【北京特级教师同步复习精讲辅导】2014~2015学年华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课后练习:一元二次方程的判别式@_@课后练习二(含详
- 【北京特级教师同步复习精讲辅导】2014~2015学年华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课后练习:相似三角形的应用@_@课后练习二(含详解共
- 【北京特级教师同步复习精讲辅导】2014~2015学年华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课后练习:相似三角形的应用@_@课后练习一(含详解共
- 【北京特级教师同步复习精讲辅导】2014~2015学年华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课后练习:相似三角形有关的综合问题2@_@课后练习二
- 【北京特级教师同步复习精讲辅导】2014~2015学年华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课后练习:一元二次方程的公共根@_@课后练习一(含详
- 61、2020同步人A数学必修第一册新教材章末综合测评(五) 三角函数 Word版含解析
- 58、2020同步人A数学必修第一册新教材章末综合测评(二) 一元二次函数、方程和不等式 Word版含解析
- 北师大版数学七上-1.4《从三个方向看物体形状》课堂教学视频实录-谢宇彤
- 苏科版数学 八年级下册 第八章第二节 可能性的大小
- 《分数的意义》小学数学大赛优质课视频一等奖教学视频-林良富
-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五章5.1.1《相交线》_高清
- 北师大版数学七上-1.4《从三个方向看物体形状》课堂教学视频实录-陈亚荣
- 《分数再认识》小学数学五年级优质课观摩视频-特级教师刘松
- 2019年暑假小升初数学公开课
- 君晓天云2019秋通城学典小学全程测评卷三年级上册语文人教版数学苏教版英语YL版3本套装小学3年级上册同步提优训练单元期中期末测评卷
- 019秋全套小学单元测试六年级上语文数学英语科学全套 6年级上册部编版同步训练期中期末试卷考试题複习题练习簿习题
- 北师大版数学七上-2.1《有理数》课堂教学视频实录-周遵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