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解决问题——逆推》教学设计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三年级数学《解决问题——逆推》教学设计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三年级数学《解决问题——逆推》教学设计教材分析:
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把课堂所学知识和方法运用到实践活动中,在活动中去探究、合作、思考、获取,最后取得成功。《用逆推思路解决实际问题》是第一学段中第五册的内容,安排在实际问题这一单元。逆推是在解决问题时一种常用的方法,是从问题的结论出发,一步步推回到已知条件,追溯它的起始状态。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一方面可以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现实问题中基本数量关系的理解,增强分析问题的条理性、严密性;另一方面使学生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会用 倒过来推想的策略解决问题。
学情分析:
大部分学生有一定的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小组合作、交流讨论能根据实际选择不同的方法解答问题,解题方法多样。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学会用逆推的策略寻求解决问题的思路。
2、能根据实际的问题确定合理的解题步骤,培养简单推理的能力。
3、利用小组合作学习形式,加强学生间的交流,在学习中体会合和文化。
教学重点:
学会摘录有价值信息,能够倒过来想问题。
教学难点:
根据具体问题,确定正确、合理的解题步骤与方法。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教师边演示边说:老师这里有一根绳子,我把它对折,再对折,再对折,对折三次后长10厘米,你知道我这个绳子到底有多长吗?
学生猜一猜:80厘米
教师:你是怎么猜到的?
学生到前面演示并说过程:10厘米打开一次就是20厘米,20厘米再打开就是40厘米,40厘米再打开就是80厘米,所以我猜出这根绳子长80厘米。
教师:你猜的还真对,从最后的10厘米倒着想,要求出原来的数量,我们就可以一步一步向前推,可以用逆推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游戏让学生了解倒过来想问题(逆推)是一种我们解决问题的方法,消除对这种方法的陌生感,产生兴趣。
二、新课
1、出示问题(课件)
胡瑞有20本书,李相儒再有2本书就是胡瑞的本数的一半了。李相儒有多少本书呢?
老师读题,学生看屏幕
【设计意图】用学生来做题目的主人公,激发学生的兴趣,即增强题目的趣味性又使学生产生想马上解决这个问题的积极性。
学生自己想后说出答案:8本
老师:李相儒他们猜得对吗?你们怎么猜的这么快啊,快来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学生到前面演一演:(胡瑞、李相儒也到前面)我知道胡瑞有20本书,李相儒再有2本才是胡瑞的一半,所以我就先想胡瑞的一半,也就是20的一半是10本,李相儒再添上2本才是10本,所以李相儒有8本书。大家同意我的说法吗?(面向全体)
老师:解释得真清楚,同学们咱们也来演一演这个过程吧,请你和同桌的同学合作,用手中的小棒代表图书,演示一下这个过程。
学生两个人一小组,进行演示。
老师:刚才我们都演示了猜书的过程,现在你能用图来表示吗?自己试试看。
学生在笔记本上画出示意图或线段图。
学生到前面展示并讲解。
20
2
一半一半
?本2本
一半
20本
小结:我们在解决问题时能够摘录有价值信息,能够倒过来想问题,根据具体问题,确定正确、合理的解题步骤与方法,这是我们解决问题应该具备的能力。
2、试一试
老师:胡瑞和李相儒一共有多少本书呢?
学生:28本
老师:我们这次这样猜一猜。(课件)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三年级数学《解决问题——逆推》教学设计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三年级数学《解决问题——逆推》教学设计 出示:他们两人一共有28本书,胡瑞再给李相儒6本,他们两个人的本书就同样多了,你知道他们原来各有多少本书吗?请你们先两个人一同演示演示一下过程,演明白啦再画画图。
【设计意图】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在积极充分思考的基础上独立解决问题,巩固所学的逆推解题方法。(教师要充分关注学困生)
反馈
【预设】
先把28根小棒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14根,代表胡瑞给李相儒6本后两人的本数。然后把胡瑞给李相儒的6本还回。结果就是胡瑞有20本,李相儒有8本。
老师:你们看根据你们的演示,老师画出了线段图,快来帮我看看,跟你们的说法一致吗?(课件)
6本 6本
胡瑞
14本6本
李相儒
14本
老师:通过观察图,你有什么发现吗?
学生:胡瑞比李相儒多12本书。
老师:我们如何验证呢?
学生:把算出来的结果想加就是28本。
学生:20本拿出6本就是14本,8本加上6本也是14本,符合题意,所以是正确的。
老师:看来我们思考时可以从结果往前想,而检验的思路是从猜想出来的答案顺着往下想,数学真是和奇妙啊!我们快来有所学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吧!
三、巩固练习
1、试一试(课件)
陈超的家里有很多连环画,昨天妈妈又给他买了6本,他借给何阳10本之后还剩12本,陈超原来有多少本连环画?
老师:用你们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吧。
1)独立审题,做在练习本上。
2)学生反馈画图讲解:
【预设】
学生:我倒着想还剩12本,把借给何阳的10本拿回来就是22本,再把妈妈又买的6本去掉,就是原来有的16本。大家有不同意见吗?
6本12本10本
2、张老师也和你们一样读书,我用三天读了一本120页的书,我第二天和第三天看的页数和比总页数的一半还多10页,你们猜猜我第一天读了多少页?
1)读题找已知条件问题分析数量关系
2)画图帮助解决问题
3)反馈结果
五、总结
老师:今天学习的应用题与以往的有什么不同?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
【三年级数学《解决问题——逆推》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相关数学心得交流推荐
- [心得交流]|三年级数学上册《有余数的除法》教学反思
- [心得交流]|小学三年级数学课堂教学反思
- [心得交流]|三年级数学下册简单分数大小的比较教学反思(北师大)...
- [心得交流]|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面积:解决问题》教学反思...
- [心得交流]|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 复式统计表》教学反思...
- [心得交流]|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位置与方向》教学反思
- [心得交流]|三年级数学小树有多少棵教学反思(北师大版)
- [心得交流]|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数学广角——搭配(二)...
- [心得交流]|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教后反...
- [心得交流]|小学数学三年级《数学广角——搭配》教学反思
精美图文
网友关注
精品推荐
- 【北京特级教师同步复习精讲辅导】2014~2015学年华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课后练习:二次根式的概念和性质@_@课后练习二(含详
- 【北京特级教师同步复习精讲辅导】2014~2015学年华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课后练习:一元二次方程的整数根@_@课后练习二(含详
- 【北京特级教师同步复习精讲辅导】2014~2015学年华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课后练习: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_@课后练习二(含详解
- 【北京特级教师同步复习精讲辅导】2014~2015学年华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课后练习:一元二次方程的判别式@_@课后练习二(含详
- 【北京特级教师同步复习精讲辅导】2014~2015学年华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课后练习:相似三角形的应用@_@课后练习二(含详解共
- 【北京特级教师同步复习精讲辅导】2014~2015学年华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课后练习:相似三角形的应用@_@课后练习一(含详解共
- 【北京特级教师同步复习精讲辅导】2014~2015学年华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课后练习:相似三角形有关的综合问题2@_@课后练习二
- 【北京特级教师同步复习精讲辅导】2014~2015学年华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课后练习:一元二次方程的公共根@_@课后练习一(含详
- 61、2020同步人A数学必修第一册新教材章末综合测评(五) 三角函数 Word版含解析
- 58、2020同步人A数学必修第一册新教材章末综合测评(二) 一元二次函数、方程和不等式 Word版含解析
- 《空中课堂》二年级下册 数学第一单元第1课时
- 小升初数学:经典小升初几何问题,怎么求图中4个叶子阴影面积
- 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三课 搭一搭⚖⚖
- 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一课
- 君晓天云【顺丰江苏适用】2019秋全新 亮点给力大试卷二年级上册 语文人教版+数学苏教版 2年级上试卷 两本 小学生单元期中期末综合测试卷
- 苏科版数学 八年级下册 第八章第二节 可能性的大小
- 《和与积的奇偶性》小学数学五年级名师优质课观摩视频-特级教师翟运胜经典课例
- 《和的奇偶性》小学数学五年级优质课观摩视频-特级教师张冬梅-第十八届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观摩课
- 北师大版数学七上-1.4《从三个方向看物体形状》课堂教学视频实录-许伟
- 君晓天云2019秋通城学典小学全程测评卷三年级上册语文人教版数学苏教版英语YL版3本套装小学3年级上册同步提优训练单元期中期末测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