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以内数的认识》教学设计(第4课时)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二年级下册第82~84页例5、例6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利用小正方体、计数器、彩星等经历数数的过程,认识计数单位“万”。
2.在操作活动中,理解数位的意义和作用,感受万以内数的组成,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
3.借助生活情境,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的情感。
目标解析:
在学生认识了1000以内数的基础上认识万以内的数,利用知识的迁移,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从直观的操作到抽象的概括,深化对数概念的理解,进一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数感。
教学重点:认识计数单位“万”,掌握万以内数的组成和数位顺序表。
教学难点:理解数位的意义和作用。
教学准备:课件、计数器、算盘和彩星图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以旧引新
(一)复习旧知:(课件演示)
1.填一填。
(1)( )个十是一百,10个一百是( )。
(2) 408是由( )个百、( )个一组成的;480是由( )个( )和( )个( )组成。
2.数一数。
(1)从八百八十起,一十一十地数到一千。
(2)数小正方体个数。下面有多少个小正方体?你是怎么知道的?

(二)揭示课题。
除了一千,生活中我们还会遇到更大的数,例如南京长江大桥公路桥长4589米,铁路桥长6772米。(课件演示),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认识10000以内的数。(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让学生对已学知识进行整理,为新知学习做好准备。在引入新课时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感受万以内数在生活中的应用,产生认识万以内数的需要,同时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二、活动展开,探究新知
(一)在演示中感知
1.利用正方体数数。
(1)课件出示:复习题中正方体,让学生跟着数:一千、二千、三千……
(2)认识一万。在学生数到九千时,教师提问:再增加一千是多少?(10个一千)继而认识10个一千是一万。
2.利用计数器数数。
(1)教师拨学生数。教师在计数器上拨出一千,再边拨学生边数,直到九千时问学生该怎么办。(把千位9个珠子归零,然后在万位上拨1个珠子。)
(2)小结并板书:一千一千地数,10个一千是一万。“万”也是一个计数单位,它与千是相邻的计数单位。
【设计意图:利用学生熟悉的正方体和计数器认识计数单位“万”,从直观感知入手,体会十进制的意义,同时为后续抽象出数位顺序表奠定基础。】
(二)在制作中体验
1.制作数位顺序表。
(1)引导观察:在计数器上你发现了哪些认识的数位?。
(2)独立制作:数位顺序表(教师巡视引导)。
(3)展示交流:引导学生说说每个数位对应的计数单位。
2.运用数位顺序表。
(1)写数。在数位顺序表下面写数,例如:894、309、480、1000等
(2)读数。利用数位顺序表读数,将上面写出的数对照数位顺序表读一读。
【设计意图:放手让学生自制数位顺序表,并运用数位表,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数位的意义和作用,初步体验数位表的应用价值。】
(三)在操作中领悟
1.拨计数器,经历数数过程。(在计数器上边拨珠子边数数。)
(1)从一千起,一个一个地拨到一千零二十。
(2)从四千九百八十起,一十一十地拨到五千零三十。
(3)从八千七百起,一百一百地拨到九千二百。
2.圈彩星图,理解数的组成。
(1)估一估。(课件出示彩星图)让学生说说这里大约有多少颗彩星。
(2)圈一圈。拿出准备好的彩星图,数一数,圈一圈。10个100是1000,彩星比1000多得多时,先可以怎么圈,再怎么圈,然后让学生动手操作。
(3)说一说。说说圈的过程,再说说合起来共有多少颗彩星。(二千四百五十八颗)
(4)填一填。(课件演示用小正方体表示二千四百五十八)
这个数是由( )个千、( )个百、( )十和( )个一组成的。
(5)选一选。请学生选择计数器或算盘拨出这个数。
【设计意图:利用计数器突破学生遇到拐弯数时不知下一个数是多少的难点。利用彩星图让学生充分的动脑、动手、动口,理解万以内数的组成,并在最后让学生选择工具拨数,以不同的形式理解数的意义,感悟数的组成。】
三、实践应用,内化新知
(一)基础练习
1.教材第84页“做一做”第1题。让学生用不同的计数单位数明信片,若有学生说出32个一百、5个十和4个一时,教师也可追问32个百是多少,(3200)也可以怎么说。(3个千、2个百)
2.教材第84页“做一做”第2题。学生做好后说说在计数器上是怎么拨的及每个数的组成。
(二)游戏活动
游戏规则:从一千七百六十五开始,先一个一个地数,数到整十数时,开始一十一十地数,数到整百数时,一百一百地数,数到整千数时,一千一千地数,数到一万。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加深学生对万以内数的认识,通过游戏活动,既运用了知识,又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四、全课总结,拓展延伸
(一)总结:这节课你学了哪些知识?
(二)延伸:我们认识了个、十、百、千和万,以后还会认识更大的计数单位。
【设计意图:通过总结,让学生系统建构所学知识;通过延伸,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为后续学习做好铺垫。】
【《万以内数的认识》教学设计(第4课时) 】相关文章:
相关数学教学设计推荐
- [教学设计]|人教版2015年度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 [教学设计]|苏教版2015年度第2学期二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附...
- [教学设计]|公开课二年级下册《数学广角推理》教学设计与反思
- [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搭一搭>>教学反思
- [教学设计]|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和教学进度
- [教学设计]|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100以内的笔算加减...
- [教学设计]|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寻找身体上的数学”秘密”》...
- [教学设计]|《混合运算》教学设计(第2课时)
- [教学设计]|新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整理与复习》教学设...
- [教学设计]|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表内乘法二教学设计
精美图文
精品推荐
- 【北京特级教师同步复习精讲辅导】2014~2015学年华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课后练习:二次根式的概念和性质@_@课后练习二(含详
- 【北京特级教师同步复习精讲辅导】2014~2015学年华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课后练习:一元二次方程的整数根@_@课后练习二(含详
- 【北京特级教师同步复习精讲辅导】2014~2015学年华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课后练习: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_@课后练习二(含详解
- 【北京特级教师同步复习精讲辅导】2014~2015学年华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课后练习:一元二次方程的判别式@_@课后练习二(含详
- 【北京特级教师同步复习精讲辅导】2014~2015学年华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课后练习:相似三角形的应用@_@课后练习二(含详解共
- 【北京特级教师同步复习精讲辅导】2014~2015学年华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课后练习:相似三角形的应用@_@课后练习一(含详解共
- 【北京特级教师同步复习精讲辅导】2014~2015学年华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课后练习:相似三角形有关的综合问题2@_@课后练习二
- 【北京特级教师同步复习精讲辅导】2014~2015学年华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课后练习:一元二次方程的公共根@_@课后练习一(含详
- 61、2020同步人A数学必修第一册新教材章末综合测评(五) 三角函数 Word版含解析
- 58、2020同步人A数学必修第一册新教材章末综合测评(二) 一元二次函数、方程和不等式 Word版含解析
- 北师大版数学七上-1.4《从三个方向看物体形状》课堂教学视频实录-郝志平
- 北师大版数学七上-2.1《有理数》课堂教学视频实录-郑国参
- 北师大版数学七上-2.1《有理数》课堂教学视频实录-申安琪
- 人教版小学小学五数学年级下册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 小升初数学择校难题三角形面积转换成比例讲解及练习优司芙品数学19年6月12
- 《分数再认识》小学数学五年级优质课观摩视频-特级教师刘松
- 1000张学生用草稿纸考研专用免邮空白便宜薄演草演算纸白纸本书写纸批发打草a4大张实惠装18k高考数学草稿本
- 北师大版数学七上-1.4《从三个方向看物体形状》课堂教学视频实录-袁媛
-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五章5.1.3《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_高清
- 北师大版数学七上-2.1《有理数》课堂教学视频实录-陈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