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重》教学反思(3)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有多重》教学反思(3)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有多重》教学反思(3)
成功之处:
1、低年级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虽然都接触过重量问题,但对重量单位还缺乏认识,而且重量单位也不象长度单位那样直观、具体,不能只*观察得到,比较抽象。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说:"活动是认识的基础,智慧从动开始。"学生最能理解的是自己双手实践的东西。为了使学生建立正确的重量观念,针对教学内容的特点,我改变了传统的班级授课模式,大胆尝试使用分组实践操作的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动手实践的机会,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学习过程,以"动"促"思",使学生享受到学习的快乐,领悟到知识的情趣。学生手脑并用,在操作活动中掌握有关“千克”的数学知识。
2、在教学过程中,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的称、数、掂、找这些操作活动,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使每个学生都能较为深刻地认识重量单位,建立明确的重量观念。通过“称实物”就把抽象的重量单位与熟悉的实物结合在一起,使学生初步感知l千克的重量观念,同时了解用盘秤称物体重量的方法,帮助学生积累生活经验。“数苹果”则引导学生通过数1千克苹果的个数,从同一物品重量相等而数量不等这一角度,进一步深化对重量单位的认识,既把传授知识和生活实际相结合,又有机地渗透了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掂重量”让学生用肌肉有意识地感觉体验1千克的实际重量。学生在感知1千克的重量之后,动手“找盒子”,找出了1千克重的盒子,不止检验了操作活动成果,更能让学生体验成功后的快感和喜悦,感受学习的乐趣,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自我建议:
1、多准备一些物品,让学生多“称一称”,称后多“说一说”,切实保证每一个学生都动手参与。
2、布置学生课后到家庭、商场等处找以“克”和“千克”计量的物品,制成表格,然后交流。这样既巩固正确的重量观念,加深学生对重量单位的认识,又培养了小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同时复习了统计知识。
【《有多重》教学反思(3)】相关文章:
- 上一篇:《有多重》教学反思(2)
- 下一篇:《有多重》教学反思(4)
相关数学心得交流推荐
精美图文
精品推荐
- 【北京特级教师同步复习精讲辅导】2014~2015学年华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课后练习:二次根式的概念和性质@_@课后练习二(含详
- 【北京特级教师同步复习精讲辅导】2014~2015学年华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课后练习:一元二次方程的整数根@_@课后练习二(含详
- 【北京特级教师同步复习精讲辅导】2014~2015学年华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课后练习: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_@课后练习二(含详解
- 【北京特级教师同步复习精讲辅导】2014~2015学年华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课后练习:一元二次方程的判别式@_@课后练习二(含详
- 【北京特级教师同步复习精讲辅导】2014~2015学年华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课后练习:相似三角形的应用@_@课后练习二(含详解共
- 【北京特级教师同步复习精讲辅导】2014~2015学年华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课后练习:相似三角形的应用@_@课后练习一(含详解共
- 【北京特级教师同步复习精讲辅导】2014~2015学年华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课后练习:相似三角形有关的综合问题2@_@课后练习二
- 【北京特级教师同步复习精讲辅导】2014~2015学年华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课后练习:一元二次方程的公共根@_@课后练习一(含详
- 61、2020同步人A数学必修第一册新教材章末综合测评(五) 三角函数 Word版含解析
- 58、2020同步人A数学必修第一册新教材章末综合测评(二) 一元二次函数、方程和不等式 Word版含解析
- 北师大版数学七上-2.1《有理数》课堂教学视频实录-张娟
- 小升初试卷模拟卷试题人教版 小升初真题卷语文数学英语全套3本 小学生毕业总複习资料 小升初模拟卷 六年级小升初试卷真题
- 北师大版数学七上-2.1《有理数》课堂教学视频实录-郑国参
- 北师大版数学七上-1.4《从三个方向看物体形状》课堂教学视频实录-覃才用
- 北师大版数学七上-2.1《有理数》课堂教学视频实录-马胜利
- 20 勇气_第一课时(二等奖)(冀教版六年级下册)_T1371192
- 北师大版数学七上-2.1《有理数》课堂教学视频实录-刘伟丽
- 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有余数除法的简单应用》
- 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周第2课时《我们的测量》宝丰街小学庞志荣
- 《鸡兔同笼》小学数学五年级优质课观摩视频-第六届和美教育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