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图形的变换单元分析与教学计划
人教版数学教学计划: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图形的变换单元分析与教学计划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探索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和性质,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完整的轴对称图形。
2.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 探索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能在方格纸上把简单图形旋转90°。
3.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对称、平移和旋转的方法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进一步增强空间观念。
4.让学生在上述活动中,欣赏图形变换所创造出的美,进一步感受对称、平移和旋转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的价值。
二、教学重难点
1.正确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和性质是画图的重要基础。
2.让学生理解旋转的含义,探索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使学生学会把简单的图形在方格纸上旋转90度。教师要指导学生找准旋转的顶点。
三、教材分析
学生是在二年级认识对称现象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的特性,掌握轴对称图形的画法。
教材编写的特点如下:
1.重视已有的知识基础,探索两个图形成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并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2.重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图形的旋转。明确旋转的方向、含义,探索图形旋转的性质和特征,在让学生学会在方格纸上把简单图形旋转90度。
3.通过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图形旋转和对称,增强空间观念。
四、教与学的建议
1.创设情景,利用实际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感受轴对称现象和它的艺术美;再设计折纸等实际活动,进行猜测、推理和探究,让学生体验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和性质,然后运用性质和特征剪一剪、画一画,培养空间想象力。
2.让学生通过观察生活中的钟表、风车、车轮等实际物体的旋转,在具体情境中感受旋转的含义。从点、线段、图形的角度观察各个旋转图形的变换,体验探索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
五、教学中要注意的问题
1.要让学生真正地、充分地进行实践活动。如教师要注意区分对称现象和轴对称图形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2.不要用教师的操作演示代替学生的亲自动手、亲自体验,也不能用部分学生的思考代替所有学生的独立思考。活动要建立在人人参与,并且人人在思考中参与的基础上。
【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图形的变换单元分析与教学计划】相关文章:
- 上一篇: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位置与方向单元教学计划分析
- 下一篇:实际问题与二次函数课后反思
相关数学教学设计推荐
精美图文
精品推荐
- 【北京特级教师同步复习精讲辅导】2014~2015学年华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课后练习:二次根式的概念和性质@_@课后练习二(含详
- 【北京特级教师同步复习精讲辅导】2014~2015学年华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课后练习:一元二次方程的整数根@_@课后练习二(含详
- 【北京特级教师同步复习精讲辅导】2014~2015学年华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课后练习: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_@课后练习二(含详解
- 【北京特级教师同步复习精讲辅导】2014~2015学年华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课后练习:一元二次方程的判别式@_@课后练习二(含详
- 【北京特级教师同步复习精讲辅导】2014~2015学年华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课后练习:相似三角形的应用@_@课后练习二(含详解共
- 【北京特级教师同步复习精讲辅导】2014~2015学年华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课后练习:相似三角形的应用@_@课后练习一(含详解共
- 【北京特级教师同步复习精讲辅导】2014~2015学年华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课后练习:相似三角形有关的综合问题2@_@课后练习二
- 【北京特级教师同步复习精讲辅导】2014~2015学年华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课后练习:一元二次方程的公共根@_@课后练习一(含详
- 61、2020同步人A数学必修第一册新教材章末综合测评(五) 三角函数 Word版含解析
- 58、2020同步人A数学必修第一册新教材章末综合测评(二) 一元二次函数、方程和不等式 Word版含解析
- 六年级数学上册 培优课堂14 位置与方向 P20 名师微课
- 北师大版数学七上-2.1《有理数》课堂教学视频实录-大庆市
- 《钉子板上的多边形》小学数学名师优质课观摩视频-特级教师翟运胜经典课例
- 3.2 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表内除法(一)整理和复习 李菲菲
- 《点阵中的规律》小学数学五年级优质课观摩视频-第六届和美教育论坛
- 苏科版数学八年级下册9.2《中心对称和中心对称图形》
- 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一课
- 君晓天云【顺丰江苏适用】2019秋全新 亮点给力大试卷二年级上册 语文人教版+数学苏教版 2年级上试卷 两本 小学生单元期中期末综合测试卷
- 2019年暑假小升初数学公开课
- 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周第2课时《我们的测量》宝丰街小学庞志荣.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