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方程的意义和解简易方程
教学内容:方程的意义和解简易方程(教材第105一107页,练习二十六)。
教学要求: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等式及方程、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意义,以及等式与方程,方程的解与解方程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使学生理解并掌握解方程的依据、步骤和书写格式,培养良好的解题习惯。
教 具:
教学天平、小黑板。
学 具:
自制的简易天平、定量方块。
教学步骤:
一、复习
1.根据加法与减法,乘法与除法的关系说出求下面各数的方法。
(1)一个加数=( )○( )
(2)被减数=( )○( )
(3)减数=( )○( )
(4)一个因数=( )○( )
(5)被除数=( )○( )
(6)除数=( )○( )
2.求未知数X(并说说求下面各题X的依据)。
(1)20十X=100 (2)3X=69
(3)17X=0.6 (4)x5=1.5
二、新授
1.理解和掌握方程的意义。
(1)出示天平,介绍使用方法(演示)后,设问:
在天平两边放物体,在什么情况下才能使天平保持平衡?
(两边的物体同样重时,天平才能保持平衡。)
(2)演示:在左边放两个重物各20克和30克,右边砝码也是50克,让学生观察,天平是平衡的。说明了什么?怎样用式子表示?
板书:20十30=50
指出:表示左右两边相等的式子叫等式。
(并板书)等式:表示等号两边两个式子的相等关系,即等式是表示相等关系的式子。
(3)教学例2(课本105页)。
①教师继续演示,调整,在左盘放一20克的重物和一个未知重量的方块,右盘里放一个100克重的砖码。(如教材105页第二幅图)让学生观察天平是否平衡(指针正好指在刻度线中央,天平是平衡的),那么也就说明了这个天平左右两边的物体的重量相等。怎样用等式表示出来呢?
板书:20+?=100
②等式20+?=100中的?是未知数,通常我们用X来表示,那么上面的等式可写成 (板书)20十X=100
③比较:等式20+X=100与等式20+30=50有什么不同?(含有未知数)教师指出,20+X=100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④想一想:X等于多少,才能使等式20+X=100左右两边相等?(未知方块重80克时才能使天平两边的重量相等,即X=30)
(4)教学例3(课本106页)。
出示教材第106页上面的例图的放大图,并根据图意写出等式。设问:
①图中每个篮球的价钱是X元,3个篮球的总价是多少元?(3x)
②依图示(看图)表明3个篮球的总价(3x)是多少元?(234元)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一个怎样的等式表示出来?
(板书)3X=234
③这个等式有什么特点?(含有未知数)当X等于多少时,这个等式等号左右两边正好相等?(X=78)
(5)方程的意义:
综合观察以上三个等式,想一想,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有什么区别:
20+30=50一般的等式
20+X=200 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3X=234 称之为方程
(板书)像20+x=100 3X=234 X10=35 X12=5等,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①根据方程的含义,方程应该具备哪些条件,(一要是等式,二要含有未知数,二者缺一不可。)
②方程与等式之间是什么关系?(是方程就一定是等式,但是等式不一定是方程,也就是说方程是等式的一部分。)
(6)练一练(指名学生判断,并说明理由)教材第106页做一做。
2.学习解简易方程。
(i)理解和掌握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含义。设问:①看教材第107页,什么叫做方程的解?什么叫解方程?
(板书)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例如:X=80是方程20+X=100的解;
X=78是方程3X=234的解。
(板书)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②方程的解和解方程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方程的解是指未知数的值等于多少时能使等式左右两边相等;而解方程是指求出这个未知数的值的过程。因此方程的解是解方程过程中的一部分。它们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2)教学例1:
解方程X一8=16
①教师指出:我们以前做过一些求未知数X的题目,实际上就是解方程,以前怎么解,现在仍然怎么解,只是在格式要求方面增加了新的内容。
②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推想过程:题中的未知数X相当于什么数?(被减数)怎么求被减数?(减数十差)
(板书)解方程X一8=16
解::根据被减数等于减数加差;
X=16十8(与原来学过的求X的思路相同)
X=24
检验:把X=24代人原方程
左边=24一8=16,右边=16
左边=右边
所以X=24是原方程的解。
总结有关的格式要求:
①做题时要先写上解字。
②各行的等号要对齐,并且不能连等。
③方框里的运算根据可以不写。
④验算以检验的形式出示,有固定的格式。解方程时,除了要求写检验以外,都要口算进行检验,防止走过场。
指导学生看教材第105一107页。
三、巩固
1.教材107页做一做。
2,教材第108页练习二十六第1、2题。
四、练习
教材第108页,练习二十六第3~5题。
作业辅导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方程的意义和解简易方程】相关文章:
★ 人教版新起点五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简易方程教材说明和教学建议
相关数学教学设计推荐
- [教学设计]|六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苏教版)
- [教学设计]|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圆环的面积》教学设计与反思
- [教学设计]|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百分数的认识》教学设计与反思...
- [教学设计]|北师大版六年级《比赛场次》数学教案
- [教学设计]|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 [教学设计]|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评课稿
- [教学设计]|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鸽巢问题一》教学设计优...
- [教学设计]|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圆柱的认识》教学设计优...
- [教学设计]|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扇形》教案与反思
- [教学设计]|新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制订旅游计划”教学设计...
精美图文
网友关注
- []|高一数学总体分布的估计2
- []|高一数学用样本估计总体3
- []|集合与函数的概念课件9
- []|高一数学用样本估计总体2
- []|高一数学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性质
- []|函数概念2课件
- []|高一数学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5
- []|高一数学直线的点斜式方程3
- []|高一数学直线的一般式方程1
- []|高一数学古典概型7
- []|高一数学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图象1
- []|高一数学用样本估计总体4
- []|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平行的性质课件
- []|全集与补集课件1
- []|高一数学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5
- []|高一数学用样本估计总体1
- []|高一数学函数小结
- []|高一数学概率复习4
- []|高一数学总体分布的估计1
- []|二次函数的图像课件2
精品推荐
- 【北京特级教师同步复习精讲辅导】2014~2015学年华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课后练习:二次根式的概念和性质@_@课后练习二(含详
- 【北京特级教师同步复习精讲辅导】2014~2015学年华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课后练习:一元二次方程的整数根@_@课后练习二(含详
- 【北京特级教师同步复习精讲辅导】2014~2015学年华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课后练习: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_@课后练习二(含详解
- 【北京特级教师同步复习精讲辅导】2014~2015学年华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课后练习:一元二次方程的判别式@_@课后练习二(含详
- 【北京特级教师同步复习精讲辅导】2014~2015学年华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课后练习:相似三角形的应用@_@课后练习二(含详解共
- 【北京特级教师同步复习精讲辅导】2014~2015学年华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课后练习:相似三角形的应用@_@课后练习一(含详解共
- 【北京特级教师同步复习精讲辅导】2014~2015学年华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课后练习:相似三角形有关的综合问题2@_@课后练习二
- 【北京特级教师同步复习精讲辅导】2014~2015学年华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课后练习:一元二次方程的公共根@_@课后练习一(含详
- 61、2020同步人A数学必修第一册新教材章末综合测评(五) 三角函数 Word版含解析
- 58、2020同步人A数学必修第一册新教材章末综合测评(二) 一元二次函数、方程和不等式 Word版含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