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五年制)二上《森林里的故事----除法的初步认识》说课稿
课标解读:
课程标准中与本课相关的描述是:能运用数及数的运算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能对结果的实际意义作出解释。学生在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逐步感悟数学思想,表达自己的想法。了解数学可以描述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感受数学与生活有密切联系。
因此,本课的教学设计旨在以学生的自主探究为主线,引导学生从已有的知识出发,通过摆一摆、说一说、圈一圈等活动,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逐步培养学生思考、探究的意识与能力,并在交流、展示、评价中享受成功的喜悦。
教材分析:
《平均分》是在学生已有了分东西的生活经验及表内乘法、乘法的意义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认识除法的重要基础知识。学好平均分,对认识除法产生的过程以及除法的意义将发挥重要作用,因此,平均分的教学在整册教材中占有特殊的地位。
本课作为本单元《除法的初步认识》的第一课时,通过森林里的故事丰盛的宴会这一情境,引导学生在为小动物分食物的活动中感受随意分与平均分的区别,体验平均分的意义,为后续除法的初步认识做好了铺垫。
学情分析:
在日常生活中,学生们已经积累了有关分的经验,所以已粗浅的接触了此类知识,脑海中已有浅略的表象,但却无系统的理念体系。这节课正是要有效地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学生通过多次的动手操作,引导学生多种感官参与,丰富体验,逐步建立平均分的表象,帮助学生把理论知识升华。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与实践活动中,感受同样多,建立平均分的概念。
2、学生在充分经历平均分的过程中,体验平均分的含义,掌握平均分物品的不同方法。
3、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及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初步养成有序思考的习惯。
教学重点:
理解平均分的含义,会用平均分的方法平均分物品。
教学难点:
掌握平均分的方法,构建平均分的语言模型。
为有效的落实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难点,在本节课中,我共设计了五个环节。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3)
正确把握恰当的教学起点。用什么样的方式和知识点来作为本节课的切入点,是在设计时考虑的比较多的一个问题。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我创设了为小动物们分食物的情境作为切入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通过引导,初步培养学生有序搜集数学信息、用数学语言完整表达信息的能力以及问题意识。
二、动手操作,自主探究(30)
在动手操作,自主探究环节我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注重操作的层次性,设计的四个活动都是在学生动手动脑操作中进行。
首先学生尝试着用手上的6张圆片分一分,让学生在分的过程中,产生不同的分法,在交流和展示的过程中,学生体验到平均分和不是平均分的区别,从而感知平均分的特点:把一些东西平均分,每份分得同样多,我们就说是平均分。这样做目的就是要让学生在浓厚的兴趣中学习,让学生在活动中学数学是《数学课程标准》倡导的新理念。紧接着通过变式练习夯实重点。安排了一个判断题,下面哪种是平均分,以此来巩固对于平均分的概念。
随后通过分桃子、分萝卜、分松果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操作、观察、思考,体会到尽管分法不同,但只要每份分得同样多,就是平均分。最后分松果时学生脱离摆一摆,在作业纸上画一画、圈一圈,旨在提升思维,深化对平均分含义的理解,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标》中指出:教学中结合具体的学习内容,设计有效的数学探究活动,使学生经历数学的发展过程,是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的重要途径。本环节通过动手操作与汇报,加深对平均分的理解,同时引导学生尝试用完整的数学语言来叙述平均分的过程和结果,旨在建构平均分的语言模型,为下节课学习除法的意义做好铺垫。
三、巩固提升,学以致用。(5)
对练习的设计我结合实际,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分一分,填一填或圈一圈,填一填,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平均分的两种情况,强化教学重点,并深切地体会到平均分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广泛。
四、归纳总结(2)
请学生说一说自己在本节课的收获。
【青岛版(五年制)二上《森林里的故事----除法的初步认识》说课稿】相关文章:
相关数学教学设计推荐
- [教学设计]|人教版2015年度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 [教学设计]|苏教版2015年度第2学期二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附...
- [教学设计]|公开课二年级下册《数学广角推理》教学设计与反思
- [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搭一搭>>教学反思
- [教学设计]|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和教学进度
- [教学设计]|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100以内的笔算加减...
- [教学设计]|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寻找身体上的数学”秘密”》...
- [教学设计]|《混合运算》教学设计(第2课时)
- [教学设计]|新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整理与复习》教学设...
- [教学设计]|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表内乘法二教学设计
精美图文
网友关注
- []|2013北师大版必修五2.2《三角形中的几何计算》...
- []|2013北师大版必修五2.3《解三角形的实际应用举...
- []|2013北师大版必修五1.3《等比数列》ppt课件...
- []|2013北师大版必修五2.1《正弦定理与余弦定理》...
- []|2016高中数学北师大版必修5第3章4《简单线性规...
- []|2013北师大版必修五3.4《简单线性规划》ppt...
- []|北师大版(必修5)1.4《数列在日常经济生活中的应...
- []|2013北师大版必修五3.3《基本不等式》ppt课...
- []|2013北师大版必修五3.4《简单线性规划》ppt...
- []|北师大版必修5高中数学3.3《基本不等式》课件 导...
- []|北师大版必修5高中数学1.2《等差数列》课件 导学...
- []|2013北师大版必修五1.1《数列》ppt课件
- []|2013北师大版必修五1.1《数列》ppt课件1
- []|北师大版必修5高中数学1.4《数列在日常经济生活中...
- []|北师大版必修5高中数学3.1《不等关系》课件 导学...
- []|2013北师大版必修五2.3《解三角形的实际应用举...
- []|北师大版(必修5)2.1《正弦定理与余弦定理》(第...
- []|2016高中数学北师大版必修5第3章4《简单线性规...
- []|北师大版必修5高中数学2.1《正弦定理与余弦定理》...
- []|2013北师大版必修五1.2《等差数列》ppt课件...
精品推荐
- 【北京特级教师同步复习精讲辅导】2014~2015学年华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课后练习:二次根式的概念和性质@_@课后练习二(含详
- 【北京特级教师同步复习精讲辅导】2014~2015学年华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课后练习:一元二次方程的整数根@_@课后练习二(含详
- 【北京特级教师同步复习精讲辅导】2014~2015学年华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课后练习: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_@课后练习二(含详解
- 【北京特级教师同步复习精讲辅导】2014~2015学年华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课后练习:一元二次方程的判别式@_@课后练习二(含详
- 【北京特级教师同步复习精讲辅导】2014~2015学年华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课后练习:相似三角形的应用@_@课后练习二(含详解共
- 【北京特级教师同步复习精讲辅导】2014~2015学年华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课后练习:相似三角形的应用@_@课后练习一(含详解共
- 【北京特级教师同步复习精讲辅导】2014~2015学年华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课后练习:相似三角形有关的综合问题2@_@课后练习二
- 【北京特级教师同步复习精讲辅导】2014~2015学年华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课后练习:一元二次方程的公共根@_@课后练习一(含详
- 61、2020同步人A数学必修第一册新教材章末综合测评(五) 三角函数 Word版含解析
- 58、2020同步人A数学必修第一册新教材章末综合测评(二) 一元二次函数、方程和不等式 Word版含解析
- 《和的奇偶性》小学数学五年级优质课观摩视频-特级教师张冬梅-第十八届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观摩课
- 2019秋黄冈小状元六年级上语文数学英语作业达标卷口算速算部编版人教版小学同步黄岗试卷测试卷6年级上册语数英书同步训练七本套
- 北师大版数学七上-1.4《从三个方向看物体形状》课堂教学视频实录-邱克明
-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测试题讲解
- 北师大版数学七上-1.4《从三个方向看物体形状》课堂教学视频实录-罗海霞
- 北师大版数学七上-1.4《从三个方向看物体形状》课堂教学视频实录-陈亚荣
- 019秋全套小学单元测试六年级上语文数学英语科学全套 6年级上册部编版同步训练期中期末试卷考试题複习题练习簿习题
- 君晓天云正版现货 2016
- 《列举-解决问题的策略》小学数学五年级名师优质课观摩视频-特级教师翟运胜
- 北师大版数学七上-2.1《有理数》课堂教学视频实录-聂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