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初中数学命题教学
数学命题是数学知识的主体。作为判断一件事情的句子,命题与概念、推理、证明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命题由概念构成,概念用命题来表述;命题须由基本概念推理得到,证明的重要依据之一便是命题,而命题的真实性须证明才能确认。
命题一般由题设和结论两部分构成,题设是前提条件,相当于“已知”;而结论便是命题成立的条件下得到的结果,相当于“未知”。在命题教学中,要抓住这些关键,使学生充分认识到条件、结论,掌握命题的推理过程或论证方式,在命题的推理和认识过程中熟悉基本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弄清一个命题与其他相关命题之间的关系,使学生学到的知识具有条理化。
一、公理的教学
公理是人们长期经验的总结,是其他命题真假的判断依据。在数学上,它是根据需要做的少数思想的约定。因此,公理的教学直接关系到学生数学思维方法的养成,既要让学生认识到公理的真实性,又不能对这种真实性加以证明。如何处理好这个矛盾便是公理教学成败的关键。具体教学中可用不完全归纳法归纳出公理的内容,然后再举例说明公理的正确性,从具体的实例归纳出公理,再实践加以巩固。如学校内的一块绿地为什么中间会踏出一条路呢?事实说明“两点间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这个公理在学生日常生活中不但有体会而且有实践,教师只须从这件事例引入公理。要对这个公理有深刻理解,教师还要加以巩固,让学生自己举例子,从实践与事例两个方面说明公理的真实性,使学生形成深刻的印象,并容易记忆和运用这个公理。
二、数学定理的教学
定理是经过证明得到的真命题,它同样是由条件和结论两部分组成的,写成假言的形式就是“如果……,那么……”或“若……,则……”,前一部分是条件,后一部分是结论。使学生正确分辨题设和结论,利用所学数学符号、已知与求证把定理简练地表达出来便是第一步要做的中心工作。
例如:角平分线定理的逆定理:“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教学时,可先做如下分析:定理中所说的点是角内的点,这点满足的条件是到角两边等距。写成假言形式:“如果一个点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那么它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做出图形,写出已知和求证。
已知:PA⊥OA,PB⊥OB且PA=PB,
求证:点P在∠AOB的平分线上。
乍看题似乎无法证明,但考虑到须证P在角平分线上,连接OP,把概念进一步明确,实质须证∠AOP=∠BOP,即:∵ PA⊥OA,PB⊥OB∴ ∠PAO=∠PBO=Rt∠,又∵PA=PB,OP=OP∴ △PAO≌△PBO,∴∠AOP=∠BOP,这样就不难找到证明的途径。由此可见,对命题的题设和结论的认识,对定理内容的细化和理解,在寻找解题途径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三、公式和法则的教学
在初中刚用字母表示数时,把一些定义型法则转化成公式型法则,更使语言数学化,有利于学生形成字母代替数的概念。教学中应循序渐进地使学生先认识法则,再使用法则,最后再熟练应用,达到较高要求后可对法则做适当推广。如:有理数加法法则讲的是两个数,当加数不止两个时,一般地讲,并没有统一的法则,但当n个数同号时,仍可借用法则第一条,即同号n个数相加取相同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如有这样一类题-1-2-3-4-5-6,显然这是省略掉加号和括号的形式,按法则可转化成-(|-1|+|-2|+|-3|+|-4|+|-5|+|-6|),没有必要再按减法法则一步一步地转化。
公式是用字母和符号表达的数学命题,它有自己的条件和结论,其正确性仍须通过演绎和推理。用字母和符号表示的公式脱离了具体环境,教学时须强调公式中的字母及符号的意义,并应让学生了解换元形式的公式。要正确使用公式还必须培养学生将字母、符号型的公式转化成不含字母、符号的公式。从一定角度讲,后者比前者更容易记忆,如完全平方公式(a±b)2=a2+2ab+b2可叙述为“两个数的和(或差)的平方等于两个数的平方和,加上(或减去)它们积的2倍”。公式中a、b可指数或式,将a、b代入不同的数或式便有新的形式,如:(a+b+c)2=a2+b2+c2+2ab+2ac+2bc。由上述例子可以看出,弄清公式中字母的真实含义而不拘泥于公式的表面,对公式的应用确实有很大的帮助。
总之,数学命题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其他部分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学生只有系统掌握数学命题,不断增强数学综合能力,才能深入理解各种命题并运用自如。
【浅议初中数学命题教学】相关文章:
- 上一篇:小学与初中数学衔接的探讨
- 下一篇:高中数学教师专业素质发展问题的探讨
相关数学数学论文推荐
精美图文
网友关注
- []|2013新人教B版必修三1.2.2《条件语句》pp...
- []|2014年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三 1-2-1《输入...
- []|2013新人教B版必修三2.2.2《用样本的数字特...
- []|2014年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三 1.2.1《输入...
- []|2014年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三 1.1.1《算法...
- []|2013新人教B版必修三2.2.2《用样本的数字特...
- []|2013新人教B版必修三2.2.2《用样本的数字特...
- []|2014年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三 1.1.1《算法...
- []|2013新人教B版必修三3.1.3《频率与概率》p...
- []|2013新人教B版必修三1.2.1《赋值、输入和输...
- []|2014年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三 3.1.1《随机...
- []|2013新人教B版必修三3.1.3《频率与概率》p...
- []|2014年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三 1.2.1《输入...
- []|2013新人教B版必修三3.4《概率的应用》ppt...
- []|2013新人教B版必修三第二章《统计》ppt课件
- []|2013新人教B版必修三3.1.1《随机现象》pp...
- []|2014年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三 3.1.2《概率...
- []|2014年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三 1-2-2《条件...
- []|2013新人教B版必修三2.3.1《变量间的相关关...
- []|2013新人教B版必修三2.2.2《用样本的数字特...
精品推荐
- 【北京特级教师同步复习精讲辅导】2014~2015学年华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课后练习:二次根式的概念和性质@_@课后练习二(含详
- 【北京特级教师同步复习精讲辅导】2014~2015学年华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课后练习:一元二次方程的整数根@_@课后练习二(含详
- 【北京特级教师同步复习精讲辅导】2014~2015学年华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课后练习: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_@课后练习二(含详解
- 【北京特级教师同步复习精讲辅导】2014~2015学年华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课后练习:一元二次方程的判别式@_@课后练习二(含详
- 【北京特级教师同步复习精讲辅导】2014~2015学年华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课后练习:相似三角形的应用@_@课后练习二(含详解共
- 【北京特级教师同步复习精讲辅导】2014~2015学年华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课后练习:相似三角形的应用@_@课后练习一(含详解共
- 【北京特级教师同步复习精讲辅导】2014~2015学年华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课后练习:相似三角形有关的综合问题2@_@课后练习二
- 【北京特级教师同步复习精讲辅导】2014~2015学年华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课后练习:一元二次方程的公共根@_@课后练习一(含详
- 61、2020同步人A数学必修第一册新教材章末综合测评(五) 三角函数 Word版含解析
- 58、2020同步人A数学必修第一册新教材章末综合测评(二) 一元二次函数、方程和不等式 Word版含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