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角的度量》评课稿
今天听了沈老师执教的《角的度量》一课,这是我第二次听沈老师的课,感觉和第一次相比,沈老师又进步了很多。下面我简要来说说我听这节课的一些体会。
1.教学层次清晰。先复习角的组成,并为新课板书埋好伏笔,以量角的需求引出新课,认识量角器,然后认识1°、5°、30°……教学读角的方法,再教学量角的方法,然后设置了一系列不同梯度的练习巩固新知。整个过程十分流畅,教学环节非常清晰。
2.教学语言亲切自然。这是沈老师的一个特点,也是一个优点,沈老师的教学语言非常亲切,能拉近与学生的距离,从而能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所以整堂课学生的表现也是非常的主动、积极。
3.强调学生的知识形成过程。沈老师让学生经历、体验、探索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提倡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在教学量角器的认识时,沈老师让学生拿出自己的量角器,仔细观察,在小组中先说说你看到了什么?然后让学生拿着量角器到前面来,一边指一边介绍,其他人补充,然学生自己去发现、探索量角器的特征;在教学量角方法时,沈老师先让学生试一试,同桌说一说量角方法,然后再让学生向全班学生介绍量角方法。在教师的引导下总结出量角的方法,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4.充分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在其中一个练习题中,沈老师先出示四个角,“哪个角不用量就能知道它的度数”、“估计一下其他三个角的度数,再量一下”,这样的练习让学生结合实际需要,大致估计角的度数,培养学生估算意识,充分体现数学的生活应用价值。
5.板书设计新颖。课的一开始复习角的组成,并板书“顶点”、“一条边”、“另一条边”,再在教学量角方法时,将这三个组成部分和量角的三步结合起来,前后呼应,很是新颖实用。
以上就是我对这节课的一些体会,作为一同进来的新老师,沈老师的优秀表现让我倍感压力,以后也要多向沈老师学习,吸取优秀的经验!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角的度量》评课稿】相关文章:
精美图文
精品推荐
- 【北京特级教师同步复习精讲辅导】2014~2015学年华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课后练习:二次根式的概念和性质@_@课后练习二(含详
- 【北京特级教师同步复习精讲辅导】2014~2015学年华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课后练习:一元二次方程的整数根@_@课后练习二(含详
- 【北京特级教师同步复习精讲辅导】2014~2015学年华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课后练习: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_@课后练习二(含详解
- 【北京特级教师同步复习精讲辅导】2014~2015学年华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课后练习:一元二次方程的判别式@_@课后练习二(含详
- 【北京特级教师同步复习精讲辅导】2014~2015学年华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课后练习:相似三角形的应用@_@课后练习二(含详解共
- 【北京特级教师同步复习精讲辅导】2014~2015学年华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课后练习:相似三角形的应用@_@课后练习一(含详解共
- 【北京特级教师同步复习精讲辅导】2014~2015学年华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课后练习:相似三角形有关的综合问题2@_@课后练习二
- 【北京特级教师同步复习精讲辅导】2014~2015学年华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课后练习:一元二次方程的公共根@_@课后练习一(含详
- 61、2020同步人A数学必修第一册新教材章末综合测评(五) 三角函数 Word版含解析
- 58、2020同步人A数学必修第一册新教材章末综合测评(二) 一元二次函数、方程和不等式 Word版含解析
- 君晓天云【顺丰江苏适用】2019秋全新 亮点给力大试卷二年级上册 语文人教版+数学苏教版 2年级上试卷 两本 小学生单元期中期末综合测试卷
- 北师大版数学七上-2.1《有理数》课堂教学视频实录-周遵磊
- 《列举-解决问题的策略》小学数学五年级名师优质课观摩视频-特级教师翟运胜
- 北师大版数学七上-1.4《从三个方向看物体形状》课堂教学视频实录-谢宇彤
- 20 古诗两首_第一课时(特等奖)(苏教版六年级下册)_T181585
- 北师大版数学七上-2.1《有理数》课堂教学视频实录-朱慧芬
- 北师大版数学七上-2.1《有理数》课堂教学视频实录-武子洁
- 北师大版数学七上-1.4《从三个方向看物体形状》课堂教学视频实录-邱克明
- 《空中课堂》二年级下册 数学第一单元第1课时
- 苏科版数学八年级下册9.2《中心对称和中心对称图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