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数学有理数练习题
一、耐心填一填,一锤定音(每小题3分,共30分)
1、若太平洋最深处低于海平面11034米,记作-11034米,则珠穆朗玛峰高出海平面8848米,记作______。
2、+10千米表示王玲同学向南走了10千米,那么-9千米表示_______;0千米表示_____。
3、在月球表面上,白天阳光垂直照射的地方温度高达127℃,夜晚温度可降到-183℃,那么-183℃表示的意义为_______。
4、七(8)班数学兴趣小组在一次数学智力大比拼的竞赛中的平均分数为90分,张红得了85分,记作-5分,则小明同学行92分,可记为____,李聪得90分可记为____,程佳+8分,表示______。
5、有理数中,最小的正整数是____,最大的负整数是____。
6、数轴上表示正数的点在原点的___,原点左边的数表示___,____点表示零。
7、数轴上示-5的点离开原点的距离是___个单位长度,数轴上离开原点6个单位长度的点有____个,它们表示的数是____
8、数轴上表示 的点到原点的距离是_____
9、在1.5-7.5之间的整数有_____,在-7.5与-1.5之间的整数有_____
10、已知下列各数:-23、-3.14、 ,其中正整数有__________,整数有______,负分数有______,分数有_________。
二、精心选一选,慧眼识金!(每小题3分,共30分)
1、把向东运动记作“+”,向西运动记作“_”,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3米表示向东运动了3米 B、+3米表示向西运动了3米
C、向西运动3米表示向东运动-3米 D、向西运动3米,也可记作向西运动-3米。
2、下列用正数和负数表示相反意义的量,其中正确的是( )
A、 一天凌晨的气温是-5℃,中午比凌晨上升4℃,所以中午的气温是+4℃
B、 如果+3.2米表示比海平面高3.2米,那么-9米表示比海平面低5.8米
C、 如果生产成本增加5%,记作+5%,那么-5表示生产成本降低5%
D、如果收入增加8元,记作+8元,那么-5表示支出减少5元。
3、下列语句中正确的是( )
A、零是自然数 B、零是正数 C、零是负数 D、零不是整数
4、最小的正理数( )
A、是0 B、是1 C、是0.00001 D、不存在
5、下列说法中,其中不正确的是( )
A、0是整数 B、负分数一定是有理数 C、一个数不是正数,就一定是负数
D、0 是有理数
6、正整数集合与负整数集合合并在一起构成的集合是( )
A、整数集合 B、有理数集合 C、自然数集合 D、以上说法都不对
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① 0是取小的自然数;②0是最小的正数;③0是最小的非负数;④0既不是奇数,也不是偶数;⑤0表示没有温度。
A、1个 B、2个 C、3个 D、4个8、若字母 表示任意一个数,则它表示的数一定是()
A、正数B、负数 C、0 D、以上情况都有可能
9、一辆汽车向南行驶5千米,再向南行驶-5千米,结果是()
A、向南行驶10千米 B、向北行驶5千米
C、回到原地 D、向北行驶10千米
1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有理数是指整数、分数、正有理数、零、负有理数这五类数
B、 一个有理不是整数就是分数
C、 正有理数分为正整数和正分数
D、负整数、负分数统称为负有理数
三、用心做一做,马到成功!(共40分)
1、(6分)把下列各数填在相应的集合内:
-23,0.25, ,-5.18,18,-38,10,+7,0,+12
正数集合:{ ………}
整数集合:{ ………}
分数集合:{ ………}
2、(6分)如图所示的A、B、C表示三个数集,每个数集中所包含的数都写在各自的大括号内中,请把这些数填在集合圈内的相应位置。
A={-2,-3,-8, 6,7 ………}
B={-3,-5, 1,2, 6 ………}
C={-1,-3,-8, 2,5………}
3、(7分)数学魔术
如图所示,数轴上的点A、B、C、D分别表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数轴上描出A、B、C、D四个点
(2)B、C两点间的距离是多少?A、D两点间的距离是多少?
(3)现在把数轴的原点取在点B处,其余都不变,那么点A、B、C、D、分别表示什么数?
4、(7分)某校对七年级男生进行俯卧撑测试,以能做7个为标准,超过的次数用正数表示,不足的次数用负数表示,其中8名男生的成绩如下表:
2 -1 0 3 -2 -3 1 0
(1)这8名男生的达标率是百分之几?
(2)这8名男生共做了多少个俯卧撑?
5、(7分)现测和的四位学生身高如下:156┩,158┩,153┩,157┩:
(1)求这四名学生身高的平均值
(2)以计算的平均值为标准,将平均值记为0,用正负数表示出每位学生的身高。
6、(7分)学习数轴这节后,中午小明把刚做好的作业放在桌子上,被马虎的小刚把几滴墨水洒在数轴上,根据图中标出的数值,写出被墨水盖住的所有整数。
参考答案:
一、
1、+8848米 2、向北走了9千米,在原地 3、零下183℃4、+2分,0分,98分5、1,-1 6、右边,负,原 7、5,2,±68、
9、2,3,4,5,6,7 -2,-3,-4,-5,-6,-7
10、38,+1-23,38,0,+1-3.14 ,-0.1-3.14,
二、
1、C2、C3、A4、D5、C6、D7、B8、D9、C 10、A
三、
1、
正数集合:{0.25,18,10,+7,+12 ………}
整数集合:{-23,18,-38,10,+7,0,+12………}
分数集合:{0.25, ,-5.18 ………}
2、
3、
(1)
(2)1.5,7
(3)
4、
(1)50%,(2)56个
5、
6、-10,-9,-8,-7,-6,5,6,7,8
【初一数学有理数练习题】相关文章:
- 上一篇:初一数学有理数测试题
- 下一篇:初一数学二一元二次方程练习题及答案
精美图文
网友关注
- []|2012浙教版七上6.1《数据的收集和整理》ppt...
- []|2012浙教版七上7.1《几何图形》ppt课件3
- []|2012浙教版七上5.4《问题解决的基本步骤》pp...
- []|2012浙教版七上7.6《余角和补角》ppt课件3...
- []|2012浙教版七上5.3《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pp...
- []|2012浙教版七上6.1《数据的收集和整理》ppt...
- []|2012浙教版七上6.1《数据的收集和整理》ppt...
- []|2012浙教版七上4.5《合并同类项》ppt课件3...
- []|2012浙教版七上7.2《线段射线和直线》ppt课...
- []|2012浙教版七上7.5《角的大小比较》ppt课件...
- []|2012浙教版七上7.4《角与角的度量》ppt课件...
- []|2012浙教版七上5.2《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和步...
- []|2012浙教版七上5.4《问题解决的基本步骤》pp...
- []|2012浙教版七上4.5《合并同类项》ppt课件2...
- []|2012浙教版七上5.1《一元一次方程》ppt课件...
- []|2012浙教版七上7.8《平行线》ppt课件2
- []|2012浙教版七上5.2《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和步...
- []|2012浙教版七上《用字母表示数、代数式、代数式的...
- []|2012浙教版七上7.8《平行线》ppt课件3
- []|2012浙教版七上4.4-4.6《代数式》ppt复...
精品推荐
- 【北京特级教师同步复习精讲辅导】2014~2015学年华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课后练习:二次根式的概念和性质@_@课后练习二(含详
- 【北京特级教师同步复习精讲辅导】2014~2015学年华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课后练习:一元二次方程的整数根@_@课后练习二(含详
- 【北京特级教师同步复习精讲辅导】2014~2015学年华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课后练习: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_@课后练习二(含详解
- 【北京特级教师同步复习精讲辅导】2014~2015学年华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课后练习:一元二次方程的判别式@_@课后练习二(含详
- 【北京特级教师同步复习精讲辅导】2014~2015学年华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课后练习:相似三角形的应用@_@课后练习二(含详解共
- 【北京特级教师同步复习精讲辅导】2014~2015学年华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课后练习:相似三角形的应用@_@课后练习一(含详解共
- 【北京特级教师同步复习精讲辅导】2014~2015学年华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课后练习:相似三角形有关的综合问题2@_@课后练习二
- 【北京特级教师同步复习精讲辅导】2014~2015学年华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课后练习:一元二次方程的公共根@_@课后练习一(含详
- 61、2020同步人A数学必修第一册新教材章末综合测评(五) 三角函数 Word版含解析
- 58、2020同步人A数学必修第一册新教材章末综合测评(二) 一元二次函数、方程和不等式 Word版含解析
- 北师大版数学七上-2.1《有理数》课堂教学视频实录-王文英
- 北师大版数学七上-2.1《有理数》课堂教学视频实录-周遵磊
- 小升初试卷模拟卷试题人教版 小升初真题卷语文数学英语全套3本 小学生毕业总複习资料 小升初模拟卷 六年级小升初试卷真题
- 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有余数除法的整理与复习》
- 《复式统计表》小学数学名师优质课观摩视频-特级教师翟运胜经典课例
- 《计算器》小学数学名师优质课观摩视频-刘伟男
- 人教版小学小学五数学年级下册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 《分数的意义》小学数学大赛优质课视频一等奖教学视频-林良富
-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一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14.复习
- 20 古诗两首_第一课时(特等奖)(苏教版六年级下册)_T1815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