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年级学生数感的培养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小学低年级学生数感的培养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小学低年级学生数感的培养数感是人的数学素养的基本内涵之一,它是人对数与运算的一般理解,这种理解可以帮助人们用灵活的方法作出数学判断和为解决复杂的问题提出有用的策略。《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把培养学生的数感作为一个重要的目标。以下就是本人在低年级数学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数感的一些粗浅体会。
一、 重视对数的意义的理解
数学教学应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只有将抽象的数学建立在学生丰富的生活背景上,才能真正帮助学生加深对数的认识,更好地感知数的存在。例如,教学“数一数”时,通过出示书上欢快、温馨、富有童趣的主题图,给学生带来对幼儿生活的美好回忆,更是对多彩的小学生活的热切向往。由于一般都有幼儿园里的学习基础,学生会兴致盎然的去数数: 1个滑梯、2个秋千、3只木马、4架飞机……这些无一不是他们生活中常见的东西,能使他们体会到数学无处不在。之后,还可让学生再找一找身边的物体,并数出来。如,1本书、1棵树、1根小棒、1捆小棒、1粒葡萄、1串葡萄、1个国家……随后引导学生数数看,几根小棒是1捆,帮助学生理解1可以表示1个个体(1根小棒),也可以表示这类个体的1个集合(1捆小棒);1可以表示很大的物体(1个国家),也可以表示很小的物体(1粒葡萄),渗透了“1”中有多,多中有“1”的思想。因为联系了学生的生活,数学变得看得见、摸得着了,在学生加深对数的意义理解的同时,也体会到它有着实实在在的作用。
又如,在教学“认识11~20的数”时,教材在学生认识了1捆小棒有10根的基础上,让学生思考摆出12根小棒,怎样摆就能看得很清楚,摆的过程是一个探索的过程,可能有的学生是1根1根地数,直到数出12根;有的是2根2根地数,直到数出12根;有的把10根捆成一捆,再摆2根。通过交流,学生直观地感受到“把10根捆成一捆”的方法的优越性,对“10个一是1个十”有了深刻的理解,为今后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因而,在教学中,教师要创设情境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体验数的意义和作用,让学生把握数概念的实质,建立良好的数感。
二、 在动手操作中感受数的大小
儿童的智慧生长在手指尖上。低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以具体性、形象性为主,很大程度上还要依赖动作思维。因此动手操作是帮助儿童形成数感极为重要的方法。如,在学习10以内数的认识之后,可让学生通过动手分一分小棒、小红花等各类学具,从而有序地得出10以内数的组成,让学生认识到一个数可以分成几个比它小的数,几个小的数又可以合成一个较大的数,从而积累整体与部分之间的相加关系和互补关系的感性经验。又如,认识100以内的数时,可让学生根据已有的数数经验,借助小棒、小红花等实物,用自己理解的方法数出数量是100的物体,明确100的基数含义。然后在感知10个物体大致有多少的基础上估计和猜测更多物体的个数,再通过数数进行验证。在这样的动手操作中,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了100以内数的大小和多少,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估计能力,增强了学生的数感。
实践证明,学生在动手操作时,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有助于学生正确、全面、深刻地感知数、认识数。尤其是低年级学生,通过对实物和具体学具的感知、操作能获得数感。
三、 在应用中增强数感
一方面,良好的数感可以帮助学生深化知识,进行综合运用,从而达到对知识的融会贯通。另一方面,数感的培养就是对学生数概念的敏感性的培养,它需要在更多的应用中得到强化。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开放时空,为学生设置各种生活情境,使学生在应用中进一步培养和发展数感。
如,在教学“连加、连减”一课时,当学生理解了连加、连减的含义及计算方法后,教师可设置一个购物情景:我们班在新年时要举行联欢会,给每个同学10元钱去购买食品,可以怎样买。
食品 香肠 果冻 面包 蛋糕 牛奶 水果
单价 2元4元 1元 3元 3元 5元
联欢会是一件足以使学生快乐的事情,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都想出了多种购物方案,巩固知识的同时又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学生运用刚学会的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不知不觉中增强了数感。
总之,数感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它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渐进的过程、沉淀的过程、积累的过程,需要用较长时间逐步培养。相信随着学生数感的建立、强化和升华,他们的整体数学素养一定会有所提高,而且这也有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小学低年级学生数感的培养】相关文章:
- 上一篇:设计问题,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 下一篇:对一些教学问题的反思
相关数学数学论文推荐
精美图文
网友关注
- []|北师版六年级数学圆的认识练习题
-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毕业测试模拟卷3
- []|六年级数学统计表统计图练习
- []|小学数学第十二册第二单元试卷
- []|小学数学第十一册练习九
- []|小学数学第十一册第一单元练习1
- []|小学数学第十二册第一单元练习设计
-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期中复习
- []|六年级数学统计表统计图学习预案
- []|六年级数学统计表的练习
- []|北师版六年级数学圆的周长试题
- []|小学数学第十一册分数乘法测试题
- []|小学数学第十一册期中考试
- []|小学数学十一册第三单元测试题
- []|小学数学第十二册总复习教案
- []|小学数学计算能力检测试题
-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1-3单元测试卷
- []|苏教版小学数学毕业模拟试卷1
- []|小学数学毕业总复习试卷
-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精品推荐
- 【北京特级教师同步复习精讲辅导】2014~2015学年华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课后练习:二次根式的概念和性质@_@课后练习二(含详
- 【北京特级教师同步复习精讲辅导】2014~2015学年华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课后练习:一元二次方程的整数根@_@课后练习二(含详
- 【北京特级教师同步复习精讲辅导】2014~2015学年华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课后练习: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_@课后练习二(含详解
- 【北京特级教师同步复习精讲辅导】2014~2015学年华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课后练习:一元二次方程的判别式@_@课后练习二(含详
- 【北京特级教师同步复习精讲辅导】2014~2015学年华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课后练习:相似三角形的应用@_@课后练习二(含详解共
- 【北京特级教师同步复习精讲辅导】2014~2015学年华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课后练习:相似三角形的应用@_@课后练习一(含详解共
- 【北京特级教师同步复习精讲辅导】2014~2015学年华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课后练习:相似三角形有关的综合问题2@_@课后练习二
- 【北京特级教师同步复习精讲辅导】2014~2015学年华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课后练习:一元二次方程的公共根@_@课后练习一(含详
- 61、2020同步人A数学必修第一册新教材章末综合测评(五) 三角函数 Word版含解析
- 58、2020同步人A数学必修第一册新教材章末综合测评(二) 一元二次函数、方程和不等式 Word版含解析
- 北师大版数学七上-2.1《有理数》课堂教学视频实录-戚纪
- 苏科版数学 八年级下册 第八章第二节 可能性的大小
-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28.2.1解直角三角形
- 六年级数学上册 培优课堂14 位置与方向 P20 名师微课
- 《分苹果》小学数学大赛课优质课观摩视频-一等奖教学视频及报告-潘小明
- 君晓天云【顺丰江苏适用】2019秋全新 亮点给力大试卷二年级上册 语文人教版+数学苏教版 2年级上试卷 两本 小学生单元期中期末综合测试卷
- 北师大版数学七上-1.4《从三个方向看物体形状》课堂教学视频实录-许伟
- 20 勇气_第一课时(二等奖)(冀教版六年级下册)_T1371192
- 北师大版数学七上-1.4《从三个方向看物体形状》课堂教学视频实录-徐巧慧
- 北师大版数学七上-2.1《有理数》课堂教学视频实录-张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