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数学教案——纳税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22页例6,第123页做一做中的题目及练习三十二的第1~4题.
教学目的
1.初步了解税收的作用,理解应纳税额、税率的含义,了解常见税种.
2.能运用百分数的知识正确计算应纳税额.
3.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感受数学的价值,培养学生初步的实践能力.
教具准备
学生课前去进行各种税种的调查,初步了解它们的含义,将有关数据和表格制成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以现实生活情境为背景,播放一段纳税人到办税厅纳税的录像,并配上必要的声音.
教师:看了这段录像,你知道了些什么?
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后,教师指出:纳税就是根据国家各种税法的规定,按照一定的比率,把集体或个人收入的一部分缴纳给国家.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纳税的知识.
板书课题:纳税
教师:看到这个课题,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二、教学新课
1.了解纳税的作用.
(1)自主探索.
教师:观察分析下面几组信息,讨论两个问题:①什么是纳税?②为什么要纳税?
屏幕显示:
①某汽车制造厂2001年12月生产小轿车销售额865万元,向国家缴税金70万元.
②某教师去年3月对外讲学收入900元,向国家缴纳税金20元.
③2001年全国财政收入16371亿元,其中税收占15175亿元.
④2001年,中央财政用于养老保险基金补贴、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补助、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补助等社会保障投入达982亿元.
⑤2001年,中央财政用于支持退耕还林和荒山造林资金42亿元.
⑥2001年,中央财政的教育支出达213亿元.
学生分小组讨论,教师参与、指导.
(2)合作交流.
学生围绕讨论的问题,向全班交流讨论的情况,最后教师小结:纳税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国家用收来的税款发展经济、科技、教育、文化和国防等事业.你如果是一个应该纳税的人,应怎么办?(主动纳税.)
2.理解税种.
教师:结合课前的调查,在小组上讨论,哪些行业要缴纳哪些种类的税?
学生分小组讨论,教师参与、引导.
学生讨论后汇报讨论情况,教师板书:
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个人所得税
教师:你对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个人所得税理解吗?请说给大家听一听.
教师结合学生的回答,运用实例对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和个人所得税作适当的解释.
提问:什么叫应缴纳税额?请结合你的理解举例说明.
教师:根据下面一组信息,请说一说应缴纳税额各是多少?
屏幕显示:
①顶天水泥厂2002年7月向国家缴纳增值税81.7万元.
②华胜宾馆2002年8月的营业额是940万元,应向国家缴纳营业税47万元.
③某卷烟厂2002年2月卷烟销售额达3000万元,应纳消费税是1200万元.
④张老师的月工资收入是1400元,超出某标准800元,每月应缴纳个人所得税120元.
教师:什么叫税率?你能写出计算税率的公式吗?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税率=100%
教师:各种收入是什么意思?请举例说明.
教师:税率的高低由国家统一规定,例如国家规定下面一些税种的税率一般是:
①增值税17%(或13%).
②消费税根据消费品种不同从3%到50%不等.
③营业税分行业从3%至20%不等.如交通行业5%,娱乐行业20%.
④个人所得税按收入的高低从5%到45%不等.
3.教学例6.
教师:根据你对税率的理解,如何计算应纳税款?
出示例6,学生读题.
教师:如何理解按营业额的5%纳税这句话?如何列式计算?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30005%=150(万元)
三、课堂练习
1.做教科书第37页中做一做的题目,学生先独立完成,再交流订正.
2.做练习三十二的第1~4题.
第1~3题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
第4题学生读题后提问:应纳所得税额420元是什么意思?应按什么的5%纳个人所得税?最后由学生独立完成.
第5题叫学有余力的同学完成,做后交流他们的分析思路和解答方法.
四、实践活动
拟定一个与税收有关的题目,在课外开展一项实践调查活动.并对调查情况作简单分析,写一篇调查报告.(可小组合作完成.)
五、反思体验
教师:请说一说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你今后在生活、工作中怎样去尽纳税的义务?
板书设计
纳税 为什么要纳税
常见税种 增值税
消费税
营业税
个人所得税
税率= 100%
例6:
30005%=150(万元)
答:这个酒店七月份应缴
营业税150万元.
教学设计说明
纳税是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必须了解和掌握的数学知识和社会知识,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重要内容,所以本课的教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教学设计中,力求体现以下一些基本特点.
1.让学生体验数学学习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首先,通过录像创设学习情境,引入课题.使学生体验到所要学习的内容在现实生活中的普遍存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在纳税的作用、应纳税额及税率的教学时,教学内容的选择都力求体现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使学生感受到所学习的内容在生活中具有广泛作用,有利于提高他们对数学价值的认识.
2.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数学学习过程中去.在让学生理解为什么要纳税和认识常见税种时,充分利用合作探索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学生通过对教师提供的信息和自己在课前收集的信息进行分析和讨论,从中感悟到纳税的重要作用,理解常见税种的含义,掌握纳税额的计算方法.同时,使学生的主体精神也得到了良好的培养.
3.让学生运用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在课堂练习中,学生完成各种应纳税额计算的练习后,再让他们展开想象.通过这样的练习,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综合运用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除此之外,让学生在课外开展实践调查活动,把数学学习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教案——纳税】相关文章:
- 上一篇:苏教版六年级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总复习
- 下一篇:人教版六年级数学教案——利息
相关数学教学设计推荐
- [教学设计]|六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苏教版)
- [教学设计]|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圆环的面积》教学设计与反思
- [教学设计]|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百分数的认识》教学设计与反思...
- [教学设计]|北师大版六年级《比赛场次》数学教案
- [教学设计]|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 [教学设计]|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评课稿
- [教学设计]|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鸽巢问题一》教学设计优...
- [教学设计]|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圆柱的认识》教学设计优...
- [教学设计]|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扇形》教案与反思
- [教学设计]|新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制订旅游计划”教学设计...
精美图文
精品推荐
- 【北京特级教师同步复习精讲辅导】2014~2015学年华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课后练习:二次根式的概念和性质@_@课后练习二(含详
- 【北京特级教师同步复习精讲辅导】2014~2015学年华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课后练习:一元二次方程的整数根@_@课后练习二(含详
- 【北京特级教师同步复习精讲辅导】2014~2015学年华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课后练习: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_@课后练习二(含详解
- 【北京特级教师同步复习精讲辅导】2014~2015学年华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课后练习:一元二次方程的判别式@_@课后练习二(含详
- 【北京特级教师同步复习精讲辅导】2014~2015学年华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课后练习:相似三角形的应用@_@课后练习二(含详解共
- 【北京特级教师同步复习精讲辅导】2014~2015学年华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课后练习:相似三角形的应用@_@课后练习一(含详解共
- 【北京特级教师同步复习精讲辅导】2014~2015学年华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课后练习:相似三角形有关的综合问题2@_@课后练习二
- 【北京特级教师同步复习精讲辅导】2014~2015学年华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课后练习:一元二次方程的公共根@_@课后练习一(含详
- 61、2020同步人A数学必修第一册新教材章末综合测评(五) 三角函数 Word版含解析
- 58、2020同步人A数学必修第一册新教材章末综合测评(二) 一元二次函数、方程和不等式 Word版含解析
- 2019新版黄冈小状元五年级下册试卷达标卷语文数学英语全套人教版 小学5年级下黄岗同步训练练习题册作业本期中测试卷期末考试卷子
- 小升初数学 面积问题 这个题目有点难 不用相似三角形你会么?
- 大鹏老师讲小升初数学
- 1000张学生用草稿纸考研专用免邮空白便宜薄演草演算纸白纸本书写纸批发打草a4大张实惠装18k高考数学草稿本
- 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租船问题》
- 3月2日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数一数)
- 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余数和除数的关系》
- 20 古诗两首_第一课时(特等奖)(苏教版六年级下册)_T181585
- 北师大版数学七上-2.1《有理数》课堂教学视频实录-戚纪
- 小升初试卷模拟卷试题人教版 小升初真题卷语文数学英语全套3本 小学生毕业总複习资料 小升初模拟卷 六年级小升初试卷真题